和田,古称于阗,是被遗落在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蒙尘的明珠,是古玉石之路的起点和中国玉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是大漠腹地,这里既有“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壮阔。也有“老树昏鸦,小桥流水”的幽暝;既有“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的PM2.5超标,也有“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的清爽宜人。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世代居住着维、汉、回、塔吉克等22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人口比例占96.4%,是少数民族高度聚居的地区。
他生于斯长于斯,自1995年入行以来,历经外汇科、国库科、县支行等数个部门和单位,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和支持下,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办事员开始,历任外汇科副科长、中支团委副书记、国库科科长、县支行行长、国库科科长等职务。始终秉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钉子精神.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工作原则,坚持统筹兼顾、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团结友善、无私奉献的做人准则。他两度担任国库科长,在平凡的岗位和琐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热情和精力。诠释了对国库工作近乎偏执地热爱。
他就是人民银行和田地区中心支行国库科科长——杨浩。在他的带领下,人行和田中支国库科获得了总行级国库先进集体、和田地区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和田地区工会经费征收先进集体等多个荣誉称号,5次被评为和田地区中心支行先进集体。他本人也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中心支行先进工作者、和田地区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梅开二度再从头 为有暗香扑鼻来
2011年原国库科长提拔调离,中支党委想起了远在皮山县人行任行长的他。当中支党委征询他意见时,几乎没有丝毫犹疑,一句“服从组织安排”就再次开始了他第二届国库科长的任期。国库工作仿佛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他。从卸任县支行行长再次履行国库科长职责的那一刻起,国库工作的复杂与繁琐注定将要铭刻在他平凡的人生轨迹当中。当听到他人关于“二进宫”和 “前途”的议论时,他付诸一笑,没准儿嚼过的馒头更香甜呢。他这样对自己说。
从此,他甘作一朵“浪花”。将自己“沉”入了财税库知识的广阔海洋。不但要抓管理,还要更“专业”。是他给自己订的目标,从此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主动顶岗。数年下来他历经了记账、复核、综合、国债、国库监管、统计分析等国库岗位。也几乎翻遍了能找到的各种财税库方面的规章制度。因为他坚信不论任何工作岗位,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他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通过长期系统地学习和实际操作,不断地“积淀”自己。不断将各项政策制度与工作实际进行融会贯通。
为防范国库风险,确保资金安全。2013年初他通过实践摸索,编制了适合本地国库业务实际的《国库内部监管操作规范》,将国库风险按成因进行分类,并针对各岗位特点和业务开展流程提出了具体的风险防控措施。制定了《TCBS风险分类控制指标对照表》用于指导和田全辖的国库风险防控。这些工作收到了较好地效果。和田的国库监管工作也被上级分库作为典型在其他中心支库进行了经验交流。
针对当前和田辖内国库部门人员少、县支库新分配大学生多的现状。为统一和田地区全辖的检查标准。2014年,他又编制了《人行和田地区中心支行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业务实地检查指引表》分为系统管理、内部管理与控制、账务组织与处理、账务核对等方面。以表格化的形式对全辖的国库实地业务检查工作进行统一指导。初步实现了国库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的统一,实现了辖内国库业务标准化,对县支库的国库新人也起到了很好地培训作用。
坚持原则“铁面人” 锱铢必较 “真丈夫”
众所周知,国库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作为一名国库科长不仅要具备相应的财税金融知识,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制度和原则面前,没有半点人情可讲。坚持制度,守住底线是他对自己最起码的要求。为此他没少得罪人,甚至是领导。那是某年底的一天,他正在紧张地准备年终决算的各项准备工作。一个电话将他叫到了地方某领导的办公室。一进门,当地财政、税务以及商业银行的同志们都已到齐。某领导向他说明了事情的缘由:原来当年本地税收任务已经超额完成,但仍然有四百多万的税款已经入库。为不影响来年税收任务,叫大家过来商议将该笔资金退回商业银行,延迟至次年入库。这时,在座其他单位纷纷表示没有问题。但他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已经入库的资金,在未履行正常拨款手续的情况下,不能划拨到商业银行。这不但涉嫌违反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等相关制度规定,还是弄虚作假。”“这是国家制度作所不允许的”他对领导说。这时一位分管经济金融的领导说“此事关系到明年地方税收任务指标的评定,你们务必要想办法将这笔资金划出国库,这是政治任务!”。面对地方领导的压力他不为所动,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并反复向地方的领导讲解财政国库政策,“国库不仅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还要做好领导决策的助手”。局面一度僵持,但他的据理力最终得到了地方领导的理解。地方领导也并没有就此责怪人行,反而是他敢于发声坚持原则的行为给该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对国库职责熟稔于心。在与财政、税务等兄弟单位打交道时,坚持“寓监督于服务”的理念,不断规范各项业务工作。某税务部门领导,曾经对国库严格审核退库资料感到很不理解。认为税务部门是预算收入退付的主要管理机关,只要税务部门审核通过,国库部门照办就可以了。甚至一度将“官司”打到了中心支行行长那里。对此他耐心解释:“审核退库对政策性和专业性要求较高。是国库的一项重要职责,一方面体现了国库对资金风险的控制,是国库职责所在。另一方面则反映出国库对财税部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为税务部门把最后一道关。对国库流出的资金必须严格审核,锱铢必较。”几番碰撞和交流,终于获得了兄弟单位的理解和领导的支持。此后税务部门的同志总是主动备齐有关资料提交国库部门审核,甚至遇到问题也主动向他咨询请教。和田地区的退库工作也由此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
严抓内控铸藩篱 恪尽职守谋创新
他始终认为严格管理,狠抓内控,是国库各项工作的基础。是确保国库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在制度执行中不留面子,才能在风险防控中不出乱子。对此他在工作中以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为重点,狠抓制度建设和执行。多年来,他及时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狠抓各项制度建设工作。及时修订完善岗位职责、内控制度和各项业务制度。并在此基础上于2011年底形成了《人行和田地区中心支行国库制度汇编》,共计3大类、62项制度。此项工作进一步细化了各岗位职责,规范了各业务处理流程,基本形成了对各类国库风险的全过程监控。为确保各项制度进一步落到实处,他又建立了国库工作“两会一查”制度,即以业务分析会明确业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差错和风险点。对每个国库会计岗位做出评价,纳入月度考核并与年度考核挂钩。以财税库银联席会了解当前国库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兄弟单位达成谅解,形成共识,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以国库业务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开展对系统管理、账务组织、重空、印章等重要物品的检查,及时发现反馈问题,杜绝风险隐患。通过制度建设和制度落实,真正使国库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根本上杜绝了重大业务差错和资金风险发生。
针对长期以来国库经收处检查耗时费力。同时也难以全面及时掌握经收处的预算收入收缴情况等问题,他还进一步开拓思路,于2013年下半年制订了《人行和田地区中心支行经收处检查实施办法》。对检查采取了新的模式和方法,并以“办发文”的形式明确要求全辖国库经收处向管辖国库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供相关账表的电子信息,并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办法》的实施变“抽查”为 “普查”,变“例行性”检查为“常态化”检查。拓展了业务检查范围和检查方式,提高了检查效率。此项工作在现场检查中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并得到了的认可和肯定。
团结和谐讲奉献 桃李不言下成蹊
他对其他单位上门办事的同志和本行本部门的同志,从来都是耐心细致、温和周到。从来也没有什么“架子”。每当同事身体不适或家中临时有事儿时。他总是主动顶岗,但他自己家中有事儿却从来都不说。2012秋季,他67岁的母亲罹患了严重的冠心病和胃病。一时间上吐下泻,几乎吃什么吐什么,体重在一个月内从55公斤急剧下降到40公斤,老人住进了医院。但当时正是全疆TCBS上线的关键时期。一边是上线工作片刻耽误不得,另一边是骨肉至亲需要奉孝床前。一时间他分身乏术,忧心如焚。但他没有离开工作岗位,而是自己咬牙硬挺着。白天他妻子照顾母亲,自己则和同事们一起忙碌在上线的机房中,夜晚当联调测试结束后,他匆匆赶往医院,陪侍在母亲的病床前。上线结束后,同事们甚至都不知道他母亲住院的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 TCBS上级期间,正值全辖国库干部“青黄不接”。一方面是老干部退休或辞职,另一方面是新分配的大学生面对复杂国库业务的懵懂。当时国库干部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民族结构都影响着业务的开展和上线工作。“能否将上线工作和新人的培训结合起来。为今后的国库工作培养和储备一批新鲜的‘种子’?”他将自己的想法向分管领导进行了汇报。分管领导有些担心,怕影响上线。但他对分管领导立下了“军令状”,不但自己亲自参加上线培训,还保证带好年轻同志。那时,他还不知道自己是全疆唯一参加TCBS上线工作的国库科长。在得到分管领导支持后,他立即精挑细选了4名责任心强,有一定业务基础的年轻同志参加培训。在培训和上线期间他每天与参加培训的年轻同志沟通,了解他们学习培训和实践操作的掌握情况和进度,并将自己的理解和所学及时传授给年轻同志,使他们都能赶上整体进度。最终在新疆分库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2012年11月31日完成了TCBS的参数设置以及账务移植,确保了系统的上线和正常运行。现在这4名年轻的同志都成为了各自县支行的国库骨干,有的同志还走上了股长的领导岗位。
同志们都知道,杨科长每天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他总是要亲眼看到印章和重空入柜,拔掉最后一个电源插销才肯离开;同志们都知道,每逢国库加班杨科长必在。他的头像始终在E-link上闪亮。他的身影始终在三尺柜台前忙碌。他总是不断督促大家的工作进度并及时回答各种疑问,解决各种问题。
渐渐地,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和田人行国库部门的同志渐渐形成了讲团结、讲奉献、讲大局工作理念。人行和田中支国库科也逐渐成为一个团结的集体、和谐的集体、进步的集体。多年年来,国库科的干部得到了中支领导和其他部门的肯定和认可。国库科的干部几乎被交流走了60%。国库科仿佛成为了一所学校,从那里成长并走出了一个又一个国库干部被交流到中支其他科室的重要岗位。全都成为了骨干。有的则走上了科长的岗位,肩负起了更加重要的责任。
乱石嶙峋,才露青松品质;黄沙肆虐,方显胡杨本色。光阴荏苒,往事如烟,年届不惑的他深深地知道前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他愿意继续为国库事业的明天略尽绵薄并无怨无悔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