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从事国库工作近30年来,她始终坚持“尽职于心,尽责于库”,认真地履行人民银行经理国库职能,勇当国库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开拓者,确保了国家预算的顺利执行,为支持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她曾多次被人行武汉分行营管部评为优秀行员、优秀专技、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获首届人总行知识型职工标兵、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市第十四届劳动模范、湖北省第二届女职工“十行百佳”岗位能手,湖北省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
一、认真履职,提高国库服务和监管水平
国库的基本职责是为同级财政和税务等征收机关提供优良的金融服务。王海燕同志始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严密核算手续,规范业务操作,确保了国家各项预算收支准确无误。她改革了区级国库资金汇划方式,实现了电算化在国库业务中的运用,提高了国库核算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组织和协调了税务、银行,创造性地在税务、国库、纳税人开户银行之间推行“税款直达”,加快了税款入库速度,有效地防止了税款在征缴环节中的延压、挤占和挪用;为解决银联卡缴税资金划转方式和信息传递环节多,税款入库在途时间较长的问题,她深入一线开展调研、组织多方协调,敦促各有关方调整银联卡缴税资金汇划流程和数据传递方式,实现税款T+1日直达国库,提高了税款入库效率;同时她还积极拓宽国库服务领域,为武汉市政府排忧解难,从1995年开始,武汉市国库先后代收了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堤防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工会经费(工会筹备金)等地方政府性基金,为我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与时俱进,推进国库信息化建设
国库改革风起云涌,业务拓展日新月异,王海燕同志始终坚持以创新促发展,带头努力寻找创新、创优和创先的突破口,在工作上不断发现业务规律,在管理上不断深化和突破,坚持推行精细化管理,力争武汉市国库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全国的最前沿。为了改变国库帐务处理手工或半手工状态,她参与了开发《武汉市国库核算联网系统》,在近半年的时间里放弃了一切业余时间和节假日,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国库帐务处理的自动化;武汉市国库与财税计算机横向联网试点工作,在总行、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召开的财税库计算机横向联网总结交流会上,被授予“财税库计算机横向联网先进单位”;在推广启用总行《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1.1版》过程中,她结合武汉市国库的实际情况,在不改变国库会计核算系统结构和操作方式的前提下,参与建设国库虚拟专用网络,实现了全市国库数据“物理上集中摆放,逻辑上分散管理”,这一创造性的管理模式,被时任总行科技司的陈静司长誉为“全国国库发展的方向”。该成果被总行国库局充分肯定。为配合财政集中支付推广,提高财政集中支付资金清算效率,她协调财政部门完成了财政集中支付系统与国库核算系统数据接口标准化改造,组织国库人员联调测试和投产运行,在财政集中支付国库资金清算业务中,实现了国库核算系统对财政集中支付额度的自动控制和国库对商业银行代理财政集中支付资金即时清算,起到了规避资金风险和提高服务效益的作用;在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和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IPS)在武汉市推广上线工作中,充分利用全国横联对新的国库核算系统的接口支持,组织全市16家商业银行完成了全国横联在武汉地区的上线运行,实现了代理财政集中支付资金清算电子化。该项工作得到上级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肯定,被人行武汉分行评为“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湖北省推广工作先进集体”。
三、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国库改革和制度建设
2005年以来,曾先后被总行抽调参加《国库会计管理规定》、《国库资金风险管理办法》、《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业务处理办法》等6项制度的制定,并负责了其中两项制度的总篡工作,这些制度办法以银发(银办发)下发全国执行;2008年,参与了总行“国库理论研究系列丛书”的编写工作,承担了《国库会计》一书中“会计核算篇(上下)”部分5万字的撰写任务;为落实国务院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的要求,2009年参与了全国非税收入直缴系统业务需求书的编写工作;制定的《武汉市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操作基准》成为代理支库日常核算的操作指南,该项制度的信息被总行国库局采用。
四、居安思危,加强国库资金内控安全管理
为加强对国库资金的管理,2007年承担了在全市区级支库推行财政集中支付额度控制管理的工作,经多次与区财政、方正春元公司协商,督促公司完成了支付额度、清算文件与国库系统的接口开发和系统测试工作,为充分发挥国库的“闸门”作用奠定了基础。目前,全省仅武汉市区级国库实行了集中支付额度控制;2008年,与其他同志一道成功堵住了一起上万元假国库券的兑付,为汉口银行某支行挽回经济损失1.6万元,并以此为契机,组织编印了《国家债券兑付管理文件汇编》,举办了“武汉市国库券反假防伪知识培训”,增强了兑付网点工作人员对假国库券的鉴别能力;2010年,在调研中发现,湖北银联公司在未与国库联网的环境中,银联卡缴税的数据传递和资金划转流程存在较大不合规问题,直接导致税款被延压、不能及时入库,且存在资金风险隐患,为此,王海燕多次积极主动与银联湖北分公司沟通,敦促该公司在当前环境下,银联卡缴税资金划转流程采取T+1日方式,由银联公司通过大额支付系统直接划入各支库对应的收款账户,资金划转流程调整后,有效地提高了税款入库效率。
五、勇于创新,促进国库工作高效发展
2012年,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Big Data)的运用与管理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王海燕同志积极思考:如何提高收集、管理、挖掘和利用好国库数据高度集中后的海量数据,改变国库监管仍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现状,进一步扩大统计成果的运用范围,提升国库参谋服务作用。为此她带领一帮同志大胆提出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借助信息化手段,对数据进行深度利用,强化业务审核环节的事前控制、实现对账自动化、探索非现场监管模式、巩固统计分析成果等工作思路。总、分行国库部门领导对这一设想给予了充分肯定。2013年经过实地调研,分行、营管部共同研究、论证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推广应用价值,并报总行立项批准。在湖北省分库的指导下,由她组织研发的湖北省国库数据管理系统,于2013年10月30日在武汉地区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实现了包括制度发布与检索、核算补充功能、非现场监管、查询统计等四大功能。在2014年5月28日总行科技司组织的“省级数据中心数据深度利用评估会”上,总行科技司给予了积极评价。
六、勤正廉洁,发挥表率作用
多年来,王海燕同志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作风修养,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以及“三个不得”等党风廉政建设的纪律规定,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本职各项工作之中。她负责的国库部门办理的数千亿元的国库资金收支,没有出现违规违纪的操作。在行政项目审批等业务活动中,坚持依法办事,没有出现以权谋私、违法腐败的现象。
国库连接着地方经济、财税、广大的纳税人和预算单位,国库能否成为国家和地方的好管家,防范风险、搞好核算是基础,如何高效服务好,创新服务方式是武汉市中心支库这么多年孜孜追求的目标。王海燕同志只是武汉国库人中的一员,是武汉国库人中的一个缩影,这个团队的人员在变动,每个人的能力素质不同、岗位角色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但是国库工作的共同目标、理想、追求让武汉国库人具有了相同挑战创新的勇气、相同勇创一流的志向、相同捍卫团队的行动!在全国国库重大改革研讨会上、总行培训班讲台上、国库制度写作组里、弘扬国库文化舞台上……都活跃着武汉市中心支库国库人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