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第一场春雨光临了恰卜恰小镇,给这个常年缺氧、干燥的贫瘠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有了春雨的眷顾,一定会收获整个秋季吧!窗外的柳树已泛出嫩绿,记忆随着这颗陪伴了我们二十九年的见证者回到了刚入行时的那一刻。
一九八六年的盛夏,我们三十多个年青人经过五个多小时的颠簸,来到陌生的草原小镇---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过了日月山,又是一重天”,路上廖无行人,高原严重缺氧,原本欢声笑语的我们渐渐无声,女生甚至嘤嘤哭泣起来,带着青春的梦想,带着些许的无奈,我们被命运安排到了海南人行,我的第一个岗位便是从国库会计开始,启动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的海南人行面临着“吃饭无锅,睡觉没窝”的现实困难。那时的条件不好,我们到农行搭灶、借宿,二十几个男同志挤在会议室里的大通铺上,十六个女同志挤在临时腾出的阴暗的库房内,日子就在忙碌的工作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一天天过去,在老行长的带领下,工作渐渐步入正轨。我们的生活就此拉开了序幕,善良的藏族同胞接纳了我们,他们的朴实和虔诚感染了我们,既然与他们结下了缘,我们就在这里扎根,用最大的创业热情和优质的金融服务回报这片草原。高原反映严重,我们就以自己年轻结实的身体抗着;办公住宅条件不好,我们就用自己的双手建设。我们进企业、访农家、踏草原、奔戈壁,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海南州的山山水水,用自己的双手谱写着海南州金融事业的开篇曲!一次次的搬家、一场场的灾难、一天天的思念,没让我们放弃对金融事业的执着和对青春理想的追求。我们谈理想、干工作、谋改革、畅未来,工作之初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画面如电影般历历在目:
----春节值班。除夕前日,一部分人已在回家过年的路上,我们几个年青人被安排值班。思念蔓延心头,大家都在沉默,不知谁的第一声哭泣声,惹得大家纷纷抹泪。恰逢办理财政拨款人员业务,大家在面面相觑中擦了泪水快速处理,那人走了,笑声、骂声连成一片。
——煤气事件。严冬季节,住在库房的女同志因烧煤炉而中毒。一声令下,男同志们跑前跑后,一床床棉被铺在院内做为简易急救床,有送她们到医院的,有陪伴在身边照顾的,至到脱离危险。从那以后的好几个晚上,女同志位都挤坐在一起相互取暖,宁肯冻着,也不敢生炉子。
——执行任务。那时我们没有自己的发行库房和运钞车,长期借用农行金库,一辆东风牌大货车就是我们唯一的发行基金调拨和生活保障车。每次执行任务都要到距离150多公里的省会西宁,路况相当不好,大部分都是坑坑洼洼的砂石路,冬天寒风和雪花吹到脸上象刀扎一样难受,每每执行完任务,我们都颠晕了、冻僵了,下了车连话都说不出来。
——暴雨抢险。一九八七年夏天,共和县沙珠玉乡突发暴雨,我们十几个男同志奉命抢险,分配给我们的任务是清理被淤泥淹没的一公里水渠。晚上我们自己在废弃的教室里搭灶做饭,铺着干草当炕睡;白天顶着高原烈火骄阳,挥锨猛干,汗如雨下,提前完成了清理任务,让县领导对人行这群初生“牛犊”刮目相看,好评连连。
——地震援助。一九九〇年四月二六日辖内塘格木农场发生“6.9”级大地震,当我们从惊慌中清醒过来时,行里已组织人员投入到抗震抢险中。我们被抽调奔赴灾区调查了解情况,负责及时发放专项贷款。在毁灭性地震后的第二天,我们协助建行塘格木代办所、农行塘格木营业所支起帐篷,开始营业,开通“绿色通道”,帮助农场恢复重建。
——水灾来袭。一九九三年八月二七日晚上,灾难又一次降临,地处恰卜恰镇上游的沟后水库突然发生溃坝,瞬间河道两边的房屋和人们被无情的洪水吞没。天还没大亮,我们便接到了沿途寻找遇难者尸体,帮助武警运送伤员的任务。第一次直接接触死亡,内心是那样的恐惧,周围充斥着哭声喊声,男同志流着泪水,抬着尸体,往返在淤泥中;女同志坚守岗位,忍着饥饿,开通快速通道,为多难的藏族同胞提供及时金融服务。
----工作调动。高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相比之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里的一切很无奈。面对外部自然环境的恶劣和内部设施的简陋,年轻的心不甘寂寞,陆续有十几个人调走了。那时国库、会计、发行在一个部门,负责人是筹建人之一,为了鼓舞身边的每一个人安心工作,他把在青海自然环境最好的海东地区建设银行工作的妻子调到了海南,用行动表达扎根海南的决心。
这样的场景太多太多,有句话说“多难兴邦”,而对于我们这些基层央行的年青人来说是“多难强人”。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我们的内心已经变得非常强大,我们不再害怕恐惧,不再哭泣流泪,不再担心未来。恰卜恰小镇在我们心里已不知不觉地融化成第二故乡,这块饱浸着我们汗水和泪水的创业之地,这块分享着我们喜悦和磨难的生活之地,为了您的崛起,我们一直在坚守,我们的心你会懂,不是吗?
叮铃铃......电话响起,思绪回到眼前,回到了这个规划整齐、绿化优美的海南人行的院子里,看着窗外再熟悉不过的同事和日日夜夜守护的家院,心是那样的踏实和平静。生活平等地对待着每一个人,当初我们这些选择留了下来的“没能耐”的年青人,并没有被生活遗弃,反而回馈更多。我们在这个小镇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大家都事业有成,先后考取了在职本科学历,“豆腐块”文章不时在报刊登出,理论研究文章不时在专业刊物登出,个个成为业务精英骨干,有的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和行级领导岗位。我也从国库会计起步,转了一圈又回到起点,现在负责国库工作。是我们的努力,让基层央行的事业从这里延伸,走向农牧民群众的生活。从最初拨动算盘珠子到现在的业务处理全部自动化;从当初手工记账到现在的TBS、TCBS系统上线;从最初资金划转需要几天的时间到现在的几秒钟;从当初简陋潮湿的平房到目前的现代化办公大楼;从那时落后的小镇到现在繁华的都市;从当初坑洼的石子路到现在平整的柏油路;从当初的几千万存款和几个亿贷款到现在的60亿存款和160亿贷款;从最初的乡镇金融机构数为零到现在的金融机构遍布城乡;从当初农牧民取钱要跑几十公里到现在的国债、POS机、惠农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从高风险信用环境到今天的信用村、信用社......30年来海南州市政建设、人民生活、经济发展、道路交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中,都有我们这些基层央行人点点滴滴的的付出。
当年花季年龄的我们,用稚嫩的双肩扛起对社会和事业的责任,坦坦荡荡地走向人生、迈向成熟。我们拿青春做赌注,换取草原今天的繁荣。现在的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为了草原的崛起,此生没有虚度!掌声和鲜花不期而至,“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巾帼建功标兵”、“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的光环围绕着我们。海南州央行事业如日中天,蓬勃发展。人民银行总行级“文明单位”、“先进集体”、“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体育总局推广广播操、工间操先进单位、青海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先进单位、海南州级民族团结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证明着海南人行的辉煌成就。
我们在这块土地播种了希望,收获了成功。那富有激情的日子,那且喜且悲的心情,无论走到人生旅途的哪个驿站,它都会不经意地闯进心田,使人心弦颤动。时间在溜走,思念却蔓延,空间在转换,怀旧却不变。我,还在基层央行事业的路上行走。我深深地知道,纵然我双鬓斑白,我一定还会回来,来这高原小镇,寻找青春时的梦......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中心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