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表   网站地图    适老化无障碍 English Version
| 我的位置:热点专题 > 热点专题 > 经理国库30周年 > 难忘岁月
高级搜索

国库人的数字情结

字号 2015-09-22 16:42:32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数字是什么呢?在大多数人眼中,数字就只是10个符号,而对国库人而言,数字却是科目代码,是账户账号,是单位编码,是转账金额,是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长期与数字打交道,国库人了解数字的特性,尊重数字的个性,更明白数字的任性。也正是因为这数字是精确、直接、诚实而又不容忽视的,国库人才有了自己的数字情结。

国库人是数字秉性的传承者。是非分明,条理清晰,反应直白,这是数字的内涵,国库人也是如此。每天登陆国库管理信息系统,打印报表并整理成档案,登陆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处理国库的来往账目等等,他们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对错分明,不能模棱两可。而性格上的特点,使得国库人在工作时总是格外的较真,面对电脑时,除了冷静严肃,他们再也表达不出其他表情,单一而孤独。然而,闲暇时间的他们,却又不缺乏活跃,他们是如此地善于“抱怨”。这样的抱怨却大多与繁琐的日常无关,而是对系统中、工作上漏洞的一场声讨、一次辩论。此时,精益求精的国库人都是逻辑天才,句句戳中问题的关键,步步分析得有条有理。这样想来,一年十四次的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升级和数据维护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国库人是数字领域的责任人。数字是不会骗人的,国库人喜欢数字,是因为他们知道,这诚实的数字所反映的,是城市基础资金的调动,是政府对民生的投入,是国家经济是否稳定的警示灯;而认真处理自己负责的每笔账务则是自己对央行国库、对这座城市、对这个国家的担当。因此,每一个国库人自从走上这个岗位时就被赋予了一份责任感——做好国家金库的守门战士,将影响国家经济安定的因素拒之门外。国库工作的责任感使每个国库人似乎都有些强迫症,总会有个声音在内心不停叮嘱,要记得登录,要记得登记,要记得核对资料,要记得及时处理,要记得千万不能出错。国库人细心地处理、核对眼前的每一个数字,正是因为他们要为国库负责,为央行负责,为国家负责。

国库人也是某些数字的忽略者。数字情结并没有让国库人对所有的数字都如此敏感。例如,当数字组成了日期,1月1日、10月1日,或者是大年三十,它们对国库人来说,也就只是三个工作日。再举个例子,说起时间的长短,国库人更多半没有概念。如果告诉他们,经理国库已经整整三十年了,他们大概不会有什么反应。哪怕将三十年换算成更精确的数字,一万零九百五十天,二十六万两千八百小时,九亿四千六百零八万秒,国库人亦只会叹道,这秒数还远没有几天的国库进出账金额多。那其实应该也没有过去多久,不是吗?坦然说,如若不是国库岗位上已有人从骨干走到了退休,如若不是曾经的国库青年们早已为人父母,如若不是眼角爬上了细纹,鬓角染上了白霜,又有谁,会想到三十年的国库岁月已经悄悄走过了呢?

在国库档案室中,存放着一排排写满数字的账本。多年过去,这些老旧账单仍旧散发着碳素钢笔的特殊味道,弥漫在空气中,仿若昨日重现。那时正青春年少,时而指如拨弦,珠落玉盘,时而手握钢笔,伏案疾书。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国库硬件也随之升级,如今,不再需要翻打税票,手记账目,但国库人核对一笔笔往来账时的背影却依旧坚实,他们仿佛在说:我们很普通,可我们都是承担着国家重任的国库人。我们眼看数字,口说数字,笔写数字,键打数字、心想数字——用数字丰满人生,充盈金库,圆梦中国!

安徽省滁州市中心支库 娄姗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