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表   网站地图    适老化无障碍 English Version
| 我的位置:热点专题 > 热点专题 > 金融生态 > 央行领导论金融生态
高级搜索

改善金融生态的重要内容

字号 2009-07-07 11:03:58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周小川

 

金融生态就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金融生态的改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建立良好的法律和执法体系。在法律体系中,《破产法》是至关重要的。《破产法》涉及贷款人能否运用法律手段,使破产起诉成为制约借款人的最终底线。亚洲金融风波之后,国际金融组织评价亚洲各国金融状况时,一条重要的参考标准就是《破产法》的完善程度。

其次是加快企业客户的市场化改革。改善金融生态不能仅仅依靠商业银行,还要改进银行的客户方。如果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资本金不足、财务状况不好、诚信意识缺乏,商业银行仍面临过大的贷款风险。

第三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我们打算在上海建立全国统一的征信数据库,作为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但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除了硬件、软件、服务方面的发展,信用数据的积累也需要花费一定时间。

第四是提高审计、会计、信息披露等标准。如果会计、审计、信息披露等的标准过低,“骗贷”就会屡禁不止。亚洲金融风波后,对会计准则的高度重要性得到了广泛认同,财政部对会计准则做了一系列改进,使我国会计准则比较接近国际标准,但还有些差距,在执行方面也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第五,要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评级机构等的服务和诚信水平也是金融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中介行业的成长并不顺利,一些中介机构容易被买通作假。因此,培育和发展专业化的中介机构是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的重要而又长期的任务。

总之,在金融生态需要渐进改善的情况下,当前信贷等银行业务的风险溢价仍将是显著的,不可回避的,它必然要求市场化的利率定价。

 

(本文摘自周小川行长接受《财经》杂志专访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