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丰城市中心支行
一、政府主导谋势
(一)大力倡导诚信服务理念。将2004年定为“诚信服务年”,出台以“首在教育、重在创评、贵在有价”为理念的诚信服务活动实施意见,全市党政部门及23个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企业都相继成立了领导小组。统一规范收费事项和行政执法行为;建立服务对象跟踪问效档案;完善企业信用体系;通过信用中介市场,建立企业信用等级分类再管理;建立金融服务机制。凡被评为诚信服务不达标的单位,由媒体曝光,第二年全单位不得评优、调动、提拔并扣除部分津贴。
(二)积极建立贷款清收机制。建立《党政干部不良贷款动态考核办法》,加大司法清收不良贷款力度,由市监察部门负责清收党政干部和村委会干部贷款。实行动态考核的分类考核制,采取百分制计分,通过回访对象、民意测评、社会监督员评议和平时监督,把考核结果作为党政干部评优、晋升、晋级、提拔、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目前,全市已下达催收通知单2510笔,落实债权1670万元。
(三)城乡共建“文明信用”。积极开展创评“文明信用户”活动,把创评活动延伸到社区,努力把个人信用变为整个政府的信用、全社会的信用,在全市营造一种“诚信有价”的信用环境,为金融生态创造良好的信用基础。人行协同政府、税务等多家部门设立下岗职工诚信创业园区,只有被评为“诚信文明市民”的下岗职工才有资格入园,还可获得农信社3万元的小额信用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一年的优惠政策。目前,有34户“诚信文明市民”入园,获得信用社信贷支持102万元。评定“文明信用农户”2.1万户、信用村43个,核定贷款户数1.5万户,发放贷款2428万元。
(四)定期召开政银企座谈会。每季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各经济主管部门、各金融机构和重点企业定期召开流动座谈会或银企项目推介会,交流信息,沟通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努力实现资金与项目的有效对接,从而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五)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今年5月20日,人行协助市委、市政府召开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交流会,会议决定由地方财政注资1000万元成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担保中心与11家中小民营企业签订贷款担保协议1600万元。信用担保中心坚持政府组建、市场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模式,筹措担保基金,真正把其建成一个破解企业担保难题、打造金融生态环境的示范窗口。
(六)建立金融债权维护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政府主导的金融债权维护联席会议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搭建政银企长期合作的项目开发平台、社会资信平台、金融融资平台,从而形成政府、银行、企业共同合作、共同发展、共担风险的系列协作机制,从根本上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二、央行促推助势
(一)制裁失信行为,勇当金融秩序“监督员”。支行出台了《丰城市金融信用单位评选办法》和《丰城市诚(失)信企业评定办法》,对金融诚信企业实行红榜公告,对金融失信企业实行黄榜公告,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在实行金融同业制裁的同时还建议工商部门予以制裁,督促企业提高诚信意识。2004年全市评定诚信企业19户,失信企业3户。
(二)建立激励机制,注入有效信贷“兴奋剂”。支行提请政府出台了《丰城市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信贷投入奖励办法》, 2005年3月,市政府首次动用财政资金43.6万元用于奖励包括人民银行在内的七家当地金融机构。支行还出台了《丰城市金融机构业务创新奖励办法》,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创新。
(三)强化“窗口”指导,校准信贷“风向标”。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根据丰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经济工作目标和产业政策,出台了《2004年、2005年货币信贷政策指导意见》,劝告、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投向。
(四)加强政银企沟通,构建信息“互联网”。建立了经济金融联席会议制度和10户重点企业联席制度,每季由政府牵头组织召开经济金融联席会,对经济金融运行、信贷投入、银企双方意向协议落实等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区域经济支持的力度。同时了解和听取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意见,及时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五)力促银企合作,担当银企“联络员”。支行会同经贸委等部门组织召开工业企业项目推介会和洽谈会,为银企双方牵线搭桥。组织商业银行进行项目筛选,有选择地对10家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投入资金12亿元,支持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六)提升调研水平,当好决策“信息员”。一方面结合宏观调控政策实施,通过对辖内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监测,向金融机构发出预警通报,引导金融机构及时调整信贷投向;另一方面通过对宏观货币政策与微观实体经济结合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调研,为上级行和地方党委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三、银企互动兴势
银行方面: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在维护好金融债权的同时,正确处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与金融宏观调控的关系,强化服务意识,抛弃“重大轻小”的信贷观念,简化审批手续。同时加强对企业的培训培育,帮助企业包装自己,依法争取更多贷款。
企业方面:一是树立现代企业意识,完善各项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透明度,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从制度上提升信誉度。去年以来,金融机构共对31户民营中小企业进行了评级授信。二是充分发挥银行信贷资金的作用,正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改变短期行为。三是按时足额还本付息,形成融洽的银企信用关系。
经过一年的努力,丰城市金融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政银企实现共赢。至2004年底,全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6.7亿元,同比增长46.94%,占全宜春市9县(市)新增贷款总量的57.4%。辖内金融机构实现利润8802万元,同比增长193.37%,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6.28个百分点,实现家家赢利;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3亿元,增长18.5%,财政收入一年连续跨越5亿、6亿两个亿元大关,增长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