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表   网站地图    适老化无障碍 English Version
| 我的位置:热点专题 > 热点专题 > 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专题 > 媒体报道
高级搜索

【金融时报】方便农民贴近百姓 人行晋城中支切实履职服务农村

字号 2012-03-13 17:07:53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临近春节,在山西晋城市辖区阳城县、沁水县农村的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网点,都能看到不少手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领取证”和存折的老人在领取养老金。谈到新农保,谈到取钱的方便,他们都竖起大拇指。这些变化和人民银行晋城市中心支行紧紧围绕服务农村、方便农民这个核心,组织金融机构在全市大力推广转账电话、惠农卡和助农取款服务工程是分不开的。

领钱就在家门口

在新农村建设中,老百姓手头的钱多了,生产生活的交易量大了,随之引发了银行的功能滞后,存取不方便的问题。为此,该中支在全市深入开展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集中宣传活动,同时以转账电话为基础,以惠农卡为载体,以银行网点网络系统为支撑,实施了小额支付结算转账电话村村通工程,其目标就是要实现“机到村”、“卡到户”、“钱到账”。到2011年末,这个目标基本得以实现。据统计,全市1996个行政村安装转账电话3231部,“机到村”率达100%;为全市44万户发放惠农卡44万张,“卡到户”率100%;授信农户1227户,授信金额5644万元;发放小额贷款农户671户,贷款余额达到3128万元。其中,试点高平市的小额支付转账电话村村通工程村覆盖率已经达到了100%。

补贴支付真方便

2011年,市、县两级国库部门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地方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充分利用小额批量支付专用工具,在国库直接办理财政补贴资金的范围和种类上实现了新的突破,进一步扩大了国库服务领域,切实提高了国库服务社会公众的能力。去年全市通过小额批量支付工具共支付涉农补贴资金3项,金额1097万元,惠及农户1509人,大大减少了拨款中间环节,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其中市中心支库开展汽车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补助资金国库直接支付计467笔,金额达到804.5万元;沁水县支库开展村干部工资国库直接支付1000余笔,金额266.4万元;陵川县支库开展农村公路客运燃油补贴资金直接支付32笔,金额22.6万;阳城县支库开展农村公路客运燃油补贴资金直接支付10笔,金额3.5万元。

国债下乡乐万家

国债下乡工作是该中心支行几年来一直紧抓不放的一项重点工作。2011年,中支国库部门通过修改完善《晋城市国债下乡指导意见》,继续协调各国债承销银行,加强国债发行宣传,切实加大发售国债向农村地区的倾斜力度,并实行年度动态考核,明确奖惩措施。在国债发行期间,人民银行、财政局的领导还专门到国债发行现场,向农民讲解国债知识、现场回答提问,为农村投资者搭建起了金融服务与理财投资的桥梁,使农民群众能够顺利购买到自己喜欢的国债产品。2011年,全市国债下乡总额度达到3800万元,范围覆盖辖区所有县(市)的40个乡镇,受惠农民群众近8000余人。

不让假币害百姓

为了维护广大农村地区正常的货币流通秩序,该中支积极建立反假货币工作“外联内网”机制。一方面与毗邻的河南省焦作市中心支行签署了《晋焦金融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了反假货币工作的协作,切断了山西南下河南北上假币的“咽喉要道”;另一方面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和“城市不放松、重点在农村”的工作要求,着力推进城乡反假网络建设。同时通过“三店”(小商店、小饭店、小药店)在全市百分之百的乡镇、百分之百的百人以上行政村、百分之百的保险营销网点均建立了反假货币工作站,实现了农村反假货币网络“全覆盖”。全市2011年共收缴假币面额36.6万元,同比下降了44.5%。(来源:金融时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