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来,工行新疆分行在推进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提升农村支付服务效率和质量等相关工作方面做了大量且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较好效果。
(一)宣传普及金融知识、推广现代金融服务。加强与地方宣传主管部门、兵团政府部门等密切合作,结合当地农村实际需要,通过广播电台、报纸、现场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宣传媒介加强银行卡在惠农方面的宣传。在农贸市场、种植基地等农民密集的场所开展银行卡推广宣传活动,使广大农民切身感受到使用银行卡的便利性,为银行卡的普及、推广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县域支行网点、城乡结合部网点,组织开展营销宣传和咨询活动,通过设立网点咨询台、摆放宣传折页、订制展板、大堂经理讲解、
LED屏滚动播出等多种方式,重点宣传非现金工具应用、福农灵通卡支付结算功能及每年12笔免费优惠的特点,提升非现金支付在农村客户群体的认知度。
(二)提高农村地区个人结算账户的普及率。一是与水力、电力等公用事业单位加强合作,向农村地区的客户拓展水费、电费扣收非现金缴费业务;二是扩展乡镇企事业单位的工资代发业务;三是积极参与粮油、农副产品收购渠道的资金划拨与结算,结合家电下乡等政策,扩大银行卡覆盖范围。
(三)积极建设农村地区银行卡受理市场。一是在我行县域网点,增设取款机、存款一体机及多媒体自助终端等自助设备。二是与县、镇、乡的加油站、电力系统、财险系统及拖拉机合作社合作,大力拓展
POS机具布放。三是把符合条件的乡镇商业零售、餐饮、服装百货等商店发展为工行特约商户,方便广大农村地区人员用卡。四是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在农副产品收购期间,投入POS为农副产品收购结算服务,减少购销双方的现金交易。
(四)加快电子支付普及应用工作。在开展银行卡发卡工作的同时,积极向客户推荐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现有网络通信设施,方便农户群众支付需求。
(五)加强农村地区单位结算账户的营销服务。以粮油收购、农机农具、种子饲料批发等行业企业作为开户对象进行重点营销,以单位结算账户为媒介,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在农村地区的应用。
(六)加强重点结算产品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以农村地区重点客户开立结算账户为基础,推动相关支票、汇票等传统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宣传和使用。在农村地区对粮、棉、油采购资金重点推介银行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产品,发挥其信用结算功能和融资功能,带动票据业务在农村地区的应用。
(七)加强同业合作,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一是针对工行农村地区网点布局较少的特点,加大与农业发展银行、农信社、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网点较多、具有明显网点优势的同业的合作,达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二是利用工行电子银行优势,与农业发展银行开展了银银合作,通过业务合作加强农贷收购企业贷款监管、农贷收购企业下游农产品销售资金的电子结算,有效防范了挤兑风险,大量减少了现金兑付流通的风险。三是利用工行资金清算渠道优势,与村镇银行合作发展代理业务,通过代理村镇银行交换、汇兑和现金交款业务,解决了村镇银行结算困难,方便服务客户的结算需求。
(八)防范支付风险,加强用卡安全等宣传。为确保农村金融服务安全开展,通过送教上门、发放安全用卡宣传页等多种方式,积极向农民朋友宣传讲解个人客户信息数据如何保密、如何防范银行卡欺诈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农民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其正确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增强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