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表   网站地图    适老化无障碍 English Version
| 我的位置:热点专题 > 热点专题 > 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专题 > 基层经验
高级搜索

湖南省衡阳中支:精心部署 广泛宣传 衡阳市“农村手机支付”试点工作成效初显

字号 2013-02-20 11:06:17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为全面推进衡阳市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扩大农村支付服务范围,不断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经上级行批准,自 2012 5月以来,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积极引导邮政储蓄银行在衡山县开展手机支付试点工作,有效地推动了手机支付业务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初步实现了“不出门,不出村,能支付”,极大地方便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截止 2012年 11月底,共发展手机银行用户 180户,累计办理各类业务 5000笔,金额 8.7万元。其中账户查询 3000笔、转账汇款 1050笔、便民缴费 300笔、助农小额取款 300笔、农资结算 350笔。

一、主要做法

(一)上下联动、精心部署,确保试点工作有序进行

为推动农村手机支付试点工作的迅速开展,衡阳市中支认真部署手机支付试点各项基础工作。首先,在认真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居民支付习惯、操作实际需求,协助邮储银行总行完成了《手机银行贴膜卡系统业务需求书》、《手机银行贴膜卡系统用户手册》、《电子银行柜面处理操作手册》的编写工作,为试点工作的开展夯实了坚实基础。其次,在全面了解手机普及率、支付结算基础设施配置等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衡山地区实际认真制定了《衡山县农村手机支付试点工作方案》,把手机支付试点工作划分为准备阶段、测试阶段、试运行阶段和总结阶段,并明确了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和工作目标,确保手机支付试点工作有计划、分步骤、协调有序地进行。

(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试点工作稳步进行

农村手机支付试点工作是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又一重要举措,衡阳市中支将其作为 2012 年重点创新项目工作,以确保手机支付试点工作取得成效。为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一是成立了手机支付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试点工作过程中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邮储银行、邮政局等相关单位也相继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联席会议、信息反馈、宣传培训等工作制度,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联系,多次向分管县领导汇报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实施方案和工作步骤,形成了“人行牵头、部门配合、银行参与、百姓互动”的良性工作格局。三是多次组织召开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加以解决,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确保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三)强化培训,提高素质,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从业人员对业务熟悉程度是试点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为保证手机支付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每个参与人员都能做到懂业务、懂流程、懂操作,衡阳市中支督促邮储银行组织开展了系统的、分层次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一是派出业务骨干参加了邮储银行总行举办的系统业务与操作培训,为实环境测试及模拟运行做好了准备,为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储备了中坚力量。二是举办培训班。 7 月中旬,衡山县邮储银行对 23处营业网点近 100名员工,分 2期对业务管理人员、客户经理、一线柜员全方位、多层次进行了手机支付业务培训,使经办人员熟悉业务规程、掌握操作技能、提高业务水平,为手机支付试点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四)周密安排、全面验证,确保试点工作扎实进行

为全面有效验证系统功能,衡阳市中支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手机支付试运行工作。一是组织到位。成立了试运行小组,认真制定试运行方案,对试运行工作的各个步骤进行了详细的安排,保证了组织领导、业务、技术和后勤保障“四到位”。二是演练到位。邮储银行、邮政局、客户等三个试运行小组密切配合、团结协作,严格按照试运行方案,共办理助农取款 300 笔、农资结算300笔、便民缴费300笔、账户管理100笔、查询和汇款100笔,确保了业务人员熟练掌握手机支付业务所必需的操作规程。三是应变措施到位。试运行期间,督导小组负责协调和解决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汇总收集向上级行反馈,确保了试运行工作的圆满完成,保证了系统应用的可行性和便利性,为试点工作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广泛宣传、扩大影响,确保试点工作有效进行

农村手机支付业务作为一种新的非现金支付工具,要在短时间内为广大农村居民认知和接受,必须加强宣传引导。为了让手机支付业务家喻户晓,营造良好的使用氛围,衡阳市中支把手机支付的宣传做为重点工作来抓,制订了详细的宣传方案,创新宣传方式,将增强农村居民的现代支付意识作为手机支付试点工作的突破口。一是以邮储银行营业网点为基点开展多样性宣传。采取悬挂横幅、摆放折页、设立咨询台、电子屏幕滚动显示等多种方式宣传手机支付的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形成了常态化宣传机制;二是以短信为平台开展普及性宣传。通过短信方式向广大农村居民重点介绍了手机支付业务便捷、便利、便农等优势,逐步得到了农村客户的认可。三是以农村为阵地开展持久性宣传。将手机支付知识、风险防范等内容编印成册,免费送到各村各户,帮助和引导广大农村居民安全、放心地使用手机支付。四是以业务体验区为载体开展针对性宣传。在邮储银行营业网点建立业务体验专区,指定专人现场解答业务疑难,进行业务指导和操作演示,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宣传活动共悬挂横幅 30 条、设立咨询台17个、发放宣传折页2万余册、累计发送短信10万余条、建立体验区17个。通过多渠道、多平台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农村居民充分认识了手机支付业务,营造了手机支付试点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主要成效

(一)延伸了金融服务触角,拓宽了农村支付服务范围

推广农村手机支付业务,探索出了一条能有效提升农村支付服务水平的新途径。通过手机银行开办转账汇款、充值缴费、账户查询、助农取款、农资结算等业务,较好地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完整的基础金融服务,扩大了农村支付服务范围,改善了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弥补了农村支付服务供给不足与需求旺盛的矛盾,解决了农户“取款难”、“转账难”等传统问题。

(二)便利了农村居民日常生活,节省了农村居民生活成本

农村手机支付扩大了银行服务的半径,延伸了银行服务的触角,初步实现了“不出门,不出村,能支付”,极大地方便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节省了农民往返乡镇或县城银行网点的时间和交通成本。按衡山县 30% 的农民平均每月到乡镇或县城办理一次转账支取、缴纳手机费或购买农资等支付业务,每次往返按 10元交通费测算,仅交通费一项就可每年节省费用 1600万元。

(三)降低了金融机构营业成本,提升了金融企业品牌形象

一是通过手机支付业务将大量日常性的小额大众化服务从银行网点分流出去,有效缓解了网点柜面业务办理压力,节假日、赶集日“排队难”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使金融机构有充裕的人力和时间去实现经营转型,达到低成本高增长的目的。二是手机银行作为网上银行的延伸,它延长了银行的服务时间,扩大了银行服务范围,真正实现 24 小时全天候服务。

(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综合社会效应

一是通过手机支付业务的广泛开展,优化了农村金融支付服务环境。二是通过手机支付可以轻松享受便民缴费、转账查询,农资结算等支付服务,有利于刺激农户的消费欲望,促进了农村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加快了资金流通的速率。三是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比例的提高,有效地降低了现金流量,减少了假币滋生的土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等到了显著提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