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表   网站地图    适老化无障碍 English Version
| 我的位置:热点专题 > 热点专题 > 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专题 > 基层经验
高级搜索

陕西省渭南市中心支行:渭南市率先开展小额缴费业务取得初步成效

字号 2013-02-04 16:49:55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渭南市中心支行充分调研,在辖区的富平、蒲城、华阴三县(市)开展了助农取款服务站小额缴费服务试站,满足了农村居民“足不出村”即可方便缴费的需求,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共办理小额缴费业务 281笔,累计金额10,700余元。

一、主要做法

(一)立足农村居民需求,合理确定缴费项目。为了解决农村偏远地区小额缴费难的问题,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地区涉及的电费、电话费等主要缴费项目,采用“助农取款 +小额缴费”的方式,在富平、蒲城、华阴分别确定一个行政村的助农取款站率先开展电话费及电费的小额缴费试点工作。

(二)立足金融机构实际,选择确定代理银行。由于受经营管理水平、业务拓展能力、地域经济特色等多重因素影响,三家涉农金融机构在不同的县(市)资源优势存在差异,结合新农合、新农保、粮食直补等涉农资金发放、银行卡发卡量、助农取款服务推广等情况,选定华阴市农村信用联社、蒲城县邮政储蓄银行、富平县农业银行同步试点助农取款站小额缴费项目。

(三)立足业务风险防范,选择优质合作商户。以“风险防范”为导向,根据“安全优先”的原则,通过“初选”、“监测”、“考核”等步骤选择优质合作商户,即:第一步,对现有合作商户进行摸底筛选;第二步,对初选合作商户近期助农取款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监测;第三步,综合考察农户评价、管理金融机构评价、业务委托方意见、合作商户经营资质等多个方面;第四步,对商户的业务流程、机具操作技能、风险防范措施等多项指标进行现场考核,优中选优。

二、取得成效

(一)就近缴费,农民群众享便利。助农取款站小额缴费业务的开通,为偏远地区农民群众小额缴费提供了便利,“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固定电话、手机、电费等费用的缴纳,降低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成本,减少了生活开支,节约了财力。以华阴市为例,孙庄村地处华阴市与华县交界,地理位置较为偏僻,距离最近的金融网点和电管站大约 5公里,往返一次需要1个小时左右,该村共有1200个农户,以每户每月缴纳1次电费,每次往返车船及其他费用2元计算,全年可为该村农户节省交通费近3万元。

(二)业务外包,委托单位省人力。以农电费为例,以往每月需专人固定进行抄表,供电所汇集数据后,再由专人上门收缴,由于收费时间随机性大,往往需要多次往返,时间跨度大、费用收缴慢。农电费、固定电话、手机等费用由助农取款站代收后,极大地方便了委托单位,为其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功能拓展,合作商户得实惠。小额缴费业务的开通,是对助农取款站服务功能的有效拓展,实现了由单一服务型网点向综合服务型网点的转变,带动了合作商户销售经营,促进其创业发展;另一方面,商户的收入不再局限于金融机构支付的助农取款站的补助、手续费、小额助农信贷等优惠,还可以获得由委托方支付的代理服务费,极大地调动了商户的积极性。以代收手机费为例,委托方按照2%的标准向商户支付手续费,以每月代收手机费1万元计算,全年可为商户额外创收2400元。

(四)创新业务,金融机构塑形象。助农取款站小额缴费业务的开通,是结合地域实际及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有利于提升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社会形象。同时,拓展了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业务空间,促进了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