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表   网站地图    适老化无障碍 English Version
| 我的位置:热点专题 > 热点专题 > 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专题 > 基层经验
高级搜索

广东省珠海中心支行:“两保证”、“五抓手”珠海着力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

字号 2013-02-04 16:49:55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一、“两保证”,确保工作有效开展

一是政银协作,强化“组织保证”。 2009 年,人民银行珠海中支联合有关部门、各相关银行机构成立了珠海市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为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是出台系列 政策,为改善农村支付 服务 环境提供“制度保证”。 2010 珠海市财政局、珠海市海洋与农渔局、中国人民银行珠海市中心支行联合下发《关于认真做好珠海市农业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 2012 年珠海市政府金融工作局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珠海市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工作方案》。系列制度的出台为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奠定了制度基础。

二、以“五个抓手”为切入点,全面深入开展建设

抓手一:推动涉农补贴非现金支付,切实保障农户权益

针对珠海农村财政补贴存在单笔金额小、发放无规律性、非现金方式发放成本较高等特点,有关各方从以下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到各相关部门、银行机构通力合作是实现涉农补贴非现金发放的关键。 二是鼓励银行让利。例如珠海农信对代发家电下乡补贴、代发种粮补贴业务和汽车下乡补贴等免收手续等。 三是召开动员大会。 20106月,市财政局召开珠海市全面推进农业补贴非现金支付动员大会 , 戴伟辉副局长在会上明确要求珠海市从 2010年开始实现农业补贴全额非现金支付,将中央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抓手二: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打通农村支付通道最后一公里

在珠海中支的积极推动和珠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珠海市形成了推动助农取款服务的强大合力。珠海市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联动深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珠海市分行全力以赴、艰苦奋战,短短的半年时间建设了 55 个助农取款服务点,实现珠海市金融空白行政村全面覆盖。助农取款服务构建了支农、惠农、便农的“支付绿色通道”,惠及近 10多万名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打通农村支付最后一公里。

抓手三:推动支付工具创新,更广泛满足农村支付服务需求

珠海中支鼓励银行机构开发面向农村、符合农民群众需求的新型支付产品。 一是珠海农信在国内率先推出手机银行卡业务,该项业务因其具备手机转账、缴费、同城或异地跨行汇款等诸多便捷功能受到农民群众的接受和欢迎。 二是工商银行珠海分行推出了专为涉农客户群体设计的主题借记卡,为持卡客户提供转账汇款免费优惠等增值服务。 三是邮政储蓄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福农卡,通过与化肥、农药、种子等产品的全国性供货商合作,可为持卡用户提供优惠服务。

抓手四:大力推动海岛支付环境建设,助推海洋经济发展

针对海岛金融服务缺失这个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人民银行珠海中支多措并举,有效改善了海岛支付服务环境。 一是推动涉农银行机构“回流”海岛。在人民银行珠海中支和相关部门的努力下,目前,珠海农信合作联社已计划在东澳岛设立银行网点。 二是设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 6个,把安全、经济、便捷的现代化支付服务延伸到海岛。助农取款服务点解决了近 5000 名海岛地区居民的日常余额查询和小额取现需求,同时还有效缓解了旅游旺季时海岛游客取款难的问题。 三是争取刷卡费率优惠政策,建设海岛刷卡一条街 。珠海中支在 20126月向中国银联争取了刷卡手续费优惠政策,并指导珠海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桂山岛试点推行“刷卡一条街”活动。优惠政策大大调动了商户的积极性,在短短的一个月,桂山岛有 20家商户申请安装了 POS机具。“刷卡一条街”为海岛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优质的金融服务。

抓手五:广泛宣传,支付服务知识走向千家万户、村头田间

珠海中支、市政府金融工作局、相关部门以及银行机构积极举办参与各种宣传活动,深入群众积极宣传。一方面,通过较大规模的集中宣传扩大影响广度, 2012 7月,珠海市银行卡助农取款全面推广仪式在斗门区白蕉镇白石村举行,将助农取款的宣传推向了高潮。另一方面,各银行机构针对特定的客户群体和业务特点开展了多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例如200910月,珠海农信社、邮储和珠海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共同联手在三灶镇开展大型户外宣传活动。 2012 11月,珠海农信开展了“送电影下乡、送支付知识下乡”活动,受到了农民群众广泛好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