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表   网站地图    适老化无障碍 English Version
| 我的位置:热点专题 > 热点专题 > 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专题 > 工作动态
高级搜索

贵州省工作动态:贵阳中支着力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 助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字号 2013-02-20 11:03:0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银行金融机构着眼于“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这一主题,着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提高支农服务创新,在助推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实现了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金融业务村村通”等惠农服务。

一、取得的成效

一是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截止 2012 11月,我省三个少数民族地区共布放ATM机具1215台,同比增长17.4%;布放POS机具11647台,同比增长26%。已实现支付机具乡镇全覆盖,村级覆盖 45%,计划到 2015年,实现村级全覆盖。

二是农民群众现代金融知识逐渐普及。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了现代金融看得着、摸得见的优惠服务,树立了金融服务良好的亲民、爱民形象,提高了农民对金融工具的认识和运用。截止 2012 11月,三个少数民族地区ATM交易775万笔,交易金额66.8亿,同比增长33%40%POS刷卡交易335万笔,金额115亿,同比增长41%44%

三是综合金融服务逐渐展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占 85% ,在农村地区依托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开展了反假币服务、征信信息收集、金融知识宣传等工作,促进了农村地区综合金融服务的开展。

四是缓解了融资难题。在黔东南州创新开展了摇钱树卡,在黔南州、黔西南州推广“福农卡”、“惠农卡”等卡种,进行了小额授信,缓解了当地民众融资的难题。截止 2012 11月末,我省三个少数民族地区发行“福农卡” 6.8万张,福农卡 65万张,办理小额授信贷款 6900万元。

二、主要做法及措施

一是政策保障。人民银行出台《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为改善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支付环境奠定了基,各地分别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了工作的顺利进行。人民银行黔南中心支行联合州政府下发《并于印发<进一步推进黔南州银行卡助农取款业务的意见>的通知,黔西南中心支采取“政府推动、部门配合、人行指导、银行实施”的方式,地方政府帮助解决经营场所未能申请到工商营业执照而不能设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的问题。

二是资金支持。三个少数民族地区人民银行积极协调,引导涉农银行机构在边远地区加大资金投入,目前已建成 1904 个村级服务点,投入 3427万余元。在改善支付环境过程中,地方政府也给予了相应的资金鼓励,在黔南州福泉市、翁安县对每个助农取款服务点给予 8000元扶持奖励。

因地制宜、创新服务功能。少数族地区结合自身特色,创新服务功能,在黔东南州创新开展摇钱树卡,在黔南、黔西南地区构建“人力+电子机具+代办机构”的农村支付链渠道。

四是“三统一”促进支付服务进村寨。 1 、服务酬劳统一补助。免费提供农信银自助终端、验钞机、保险柜和业务操作平台一套,让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快速被农户接受,并在推广期进行扶持奖励,将每笔 1元的手续费收入全额返利商家; 2、小额信贷统一贴息。为服务点商户提供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由财政给予统一贴息; 3、加大与电信公司协调,对连接农信银自助服务终端的电话,统一全免费拨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