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济南分行以“接地气、受教育、解难题、改作风”为主题,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开展联系分行驻村“第一书记”困难家庭工作,与“第一书记”帮包村的20户困难家庭结成了“亲戚”,架起了一座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统一思想,夯实工作支撑点。成立了党员干部联系“第一书记”帮包村困难家庭工作领导小组,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杨子强同志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副行长于华民同志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各处室主要负责人、驻村“第一书记”组成,工会办公室负责协调工作。举办了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工作培训班,对帮扶人员进行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新农合等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和具体做好联系群众工作进行系统辅导,使帮扶人掌握民生政策,明确工作纪律要求,掌握入户注意事项。
二是建立机制,突出活动着力点。结合“第一书记”帮包工作实际,制定了帮扶困难家庭工作方案,对联系对象、工作原则、工作内容、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按照职能相近、便于组织的原则,以党支部结对联帮的形式成立20个帮扶小组,分别结对帮扶20户家庭,分行党委成员作为普通党员参加所在党支部的联系帮扶工作。各帮扶小组均指定一名联络员,负责与帮包村“第一书记”的日常联系沟通。
二、丢“官气”沾“土气”,心连心“结亲戚”
帮扶工作中,济南分行机关33个党支部牢固树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思想,带着责任走进群众,带着感情融入群众,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切实把联系“帮包村”困难家庭工作做深入、做扎实。
一是做好调查摸底,选准联系对象。按照实施方案的安排,济南分行第一时间联系本行驻村“第一书记”先期到帮包村进行入户调查,走访了解家庭的困难状况和实际需求,与当地有关政府部门沟通拟定了分行派驻“第一书记”所在的临邑县温水镇的温泉村、西纯庄村和仁孝村等3个帮扶村的20户家庭,帮扶家庭人员42人,研究印制了《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入户调查表》,并按要求对帮扶家庭在本村进行了党员群众评议和公示。
二是建立帮扶工作台账,明晰帮扶内容。为便于开展帮扶工作,为每个帮扶小组建立了《济南分行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登记台账》,将困难家庭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帮扶建议、入户须知等列入台账中,并对每次入户联系时间、联系人和工作内容进行登记,确保联系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
三是扑下身子真“联系”,结上一门好“亲戚”。9月12日,分行机关20个帮扶小组分成3队,分别在党委书记、行长杨子强同志等3位行领导的带领下,开展了第一次入户走访工作。党员干部深入联系户,与群众促膝谈心,通过心贴心的真诚交流,了解家庭状况,了解民生政策的落实情况,从精神和感情上给群众以关爱和抚慰,坚定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并通过发放慰问品和慰问金等方式为困难群众送去了温暖。
三、抓住关键,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
政策关键在于落实,困难关键在于解决。济南分行将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开展党员干部联系“第一书记”帮包村困难家庭工作的关键,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深入分析致贫原因,积极帮助推动政策落实。
一是了解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联系党员干部对困难家庭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在政策层面和自身经济能力范围内能帮助解决的,立说立行,积极进行了帮助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到位的复杂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及时向村组织和有关部门进行了反映。比如,对村里没有取款地点,每月领取低保资金需要走六里路到镇上的信用社的问题,当场建议驻村“第一书记”与当地信用社合作,在村里选择一家比较大的超市设立助农取款点,为其安装银行卡受理终端,向村里银行卡持卡人提供小额取款及余额查询服务。
二是分析致贫原因,分类指导扶贫。经入户走访,深入查找困难家庭致贫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年事已高、疾病缠身、子女收入微薄、经济来源单一等因素。对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建议以资金救助等“输血”扶贫为主,辅以帮助其进行小规模家禽养殖、发挥当地优势发展手工艺行业等方式增加家庭收入;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尤其是中青年劳动力,“输血”可解一时燃眉之急,但“造血”更为重要,建议主要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发展村办或民办的加工业等企业形式,拓宽困难群众收入渠道。
三是推动政策落实,建立长效机制。济南分行党员干部联系帮扶困难家庭,注重从党员干部作风和政策层面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通过完善与落实社会保障、扶贫济困、社会救助等民生政策解决困难家庭的实际困难。坚决不动用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防止因领导干部帮包把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倾斜到个别困难家庭。比如,对困难家庭家中有子女大学在读的,积极将家庭实际向所在学校反映,帮助获得学校的困难补助;对烈士子女老人的生活补助问题,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下降问题,请村干部帮助了解、落实,并向上级部门反映当地新农合报销比例的有关情况,帮助解决大病医疗困难。党员干部在入户走访中,把联系电话留给帮扶群众,方便以后及时联系、长期联系,推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党员干部联系“第一书记”帮包村困难家庭工作,使济南分行机关党员干部思想得到了升华,作风得到了强化,为基层央行科学高效履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联系困难家庭工作中,入户的党员干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总、分行党委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入户走访纪律要求,不层层陪同,轻车简从、节俭办事,在帮扶村烧一锅开水,泡上一碗自带的方便面,就着咸菜自行解决就餐问题,不给基层和群众增加负担,真走实联,注重实效。通过联系帮扶困难家庭,入户走访、谈心交流,使机关党员干部切身感受了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艰辛和疾苦,接受了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增进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进一步加深了对强化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基层央行的各项工作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需要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亲民务实的工作作风,百折不回的工作毅力,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才能充分展示一名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和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