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福州中支对外服务部门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思想,认真践行群众路线,着眼于为经济金融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务实满意的服务,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取得良好成效。
一、强化思想,规范行为,增强为民服务动力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福州中支对外服务部门以学习讨论促观念树立、谈心交心促问题查摆、批评与自我批评促作风改进,采取针对性措施增强为民服务动力。
一是紧抓学习教育,强化队伍建设。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等材料,党员干部意识到近几年来自己思想上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不良风气的影响,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思想上不思进取、工作上得过且过、学习松懈和做事被动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将会影响到人民银行的事业发展、影响到群众对党的信任,进一步树立了服务理念。同时,组织学习《中央银行新法规手册》、《高效能员工工作准则》,开展岗位业务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夯实业务基础,提升为民服务综合能力。
二是树立职业形象,培育良好作风。征信、营业部、国库等一线窗口服务部门,优化职业形象,统一工作着装,推广办公礼貌用语和标准服务礼仪,倡导树立服务规范、热情主动、耐心周到、快速高效的工作作风,以职业、温馨的外在形象,拉近与办事群众的心理距离,赢得百姓认可。
三是提升办事效率,加强制度保障。各对外服务部门制订了具体便民办事指南,如《资本项目常用业务办事指南》、《地方性法人机构结售汇业务监管与服务指引》、《账户核准操作常见问题解答》等,并通过中支官网下载、服务大厅LED屏演示、短信推送、免费取阅等形式加强流程指引,让群众明白了然;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督查督办制,以制度保障服务,主动询问群众需求,耐心解答提出问题,按时办好群众业务。
四是主动接受监督,增强工作责任感。一线窗口部门制订公示“文明服务手册”,在服务窗口采取“亮身份、亮职责、亮标准、亮承诺、亮监督”,并设置意见征求箱、投诉电话等;货币信贷、反洗钱等部门开展现场执法检查时要求人人持证,亮明身份,告知对方权利义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增加工作责任感,杜绝办事敷衍、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
二、方便基层,贴近百姓,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外服务部门开展了商业银行“请进来”参加座谈会、领导带队“走出去”进行业务交流、到业务网点“明察暗访”亲身体验民众需求、问卷调查和意见函询等形式丰富的听取意见活动,经梳理,征集到相关意见建议112条,并采取有力措施对部分意见迅速予以回应落实。
一是简政放权。针对永泰县支行反映仅能办理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及账户开立两项业务,无法满足当地逐渐增多的外商投资企业需求的现状,福州中支授权其可办理所有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了当地企业的办事成本。另外,加强外汇总局资本项目便利化落实,简化办事程序,取消资本项下行政许可项目3大项55小项,废止资本项目相关法规60件,减少幅度达35%,部分业务办理时间缩短30%以上。
二是主动作为。针对个人征信查询、企业贷款卡业务量成倍增大,个人和企业在中支原征信窗口办理等待时间长、服务环境拥挤问题,中支从群众利益出发,与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多次沟通协商,促成征信对外服务柜台于8月15号提前进驻服务中心,并建立“福建省征信业务网上服务大厅”,实现市民基本公共事务“一条龙”办理便捷服务,践行中支征信“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为民服务窗口承诺。
三是提高效率。借助科技网络力量,构建各类办事自助平台,
坚持“操作界面友好性、流程设计合理性、联动反应有效性、用户反馈快速性”,实现窗口办事指南短信推送,开发运行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辅助管理程序V2.0,深入推广“福建省公民身份信息核实系统”,完善全省金融统计工作网络平台……这些自助平台的建立完善,极大激发了群众、商业银行、政府部门等不同用户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赢得广泛好评。
四是贴近百姓。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社会公众渴望了解更多金融知识、提高金融素养的需求,中支结合“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与央行青年志愿者宣传活动,组织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支付、清算、反洗钱、征信等服务部门,精心准备宣传资料,密切联系不同类型金融消费者,开展特色鲜明的金融知识“进高校、进景区、进车站、进社区、进军营、进市场、进农村、进园区、进企业、进工地”活动,面对面介绍金融知识,答疑解惑,有效提高了参与公众的金融知识面,取得良好成效。
三、情系民生,促进发展,扩大为民服务成果
福州中支拓宽服务视角,立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人行对外服务职能,情系民生,做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优化支付环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不断扩大为民服务成果,取得突出成效。
一是着力做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加强机构设置,先后成立了44个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中心,全省69家分支机构实现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全覆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共受理投诉342起,处理完毕319起,解决了商业银行将“房屋抵押登记费”转嫁由客户承担问题、拒收残损币、强制搭配小票行为等一些群众反映突出问题,得到了群众的肯定,投诉人满意度为98.8%。
二是着力服务民生。积极响应福建省委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号召,引导商业银行优先解决医疗、社保、新农合等与民生息息相关领域和小额消费支付领域的终端改造,实现金融IC卡无障碍受理,金融IC卡占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以福建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项目为契机,推进新农村畅通工程,布局农村市场,全力拓展农村地区自助支付网络,使广大农民朋友足不出村就能及时、便捷地领取补贴、支取现金。
三是着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推动搭建中小微贷款增信平台,2013年以来成功协调和推动政府安排2.3亿元专项资金,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资金池,为中小微企业贷款提供担保,降低银行贷款门槛;近期与工商银行合作启动“万家小微企业成长计划”,计划3年内,将为省内1万家小微企业累计发放贷款300亿元,新增贷款余额200亿元;7月份成功推动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福建省政府金融办和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三方签订合作备忘录,搭建平台引导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发债融资,腾出信贷资源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四是着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调增福建海峡银行2013年度短期外债指标1100万美元,专项用于平潭综合实验区内企业融资,有力推动实验区对外贸易和服务业发展。同时秉承“搭平台、不干预”的原则,7月开展了三明尤溪企业与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推介和对接活动,协助三明尤溪引进域外银行资金,促进全省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