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表   网站地图    无障碍浏览 English Version
| 我的位置:沟通交流 > 沟通交流 > 分支机构动态

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深化数智融合 谱写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新篇章

字号 文章来源: 2025-11-07 14:36:16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推动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贯彻落实金融强国战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必然要求。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及总行决策部署,依托安徽作为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集聚地和长三角一体化成员的优势,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应用,扎实推进区域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数字动能。
  一、凝聚合力,构建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
   一是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统筹数字金融协同发展。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联合省发展改革委、金融监管局等七部门转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建立常态化工作联动机制,结合安徽省实际提出一系列工作措施。贯彻落实总行《关于深化运用金融科技推动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加强组织统筹,充分发挥数字技术赋能作用,全面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
   二是指导金融机构完善科技治理,提升数字化转型能力。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强化金融科技治理顶层设计。如安徽省联社设立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构建三级治理架构,编制信息科技工作指引,以推动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和支撑服务能力为目标,大力推进“4525工程”(构建四个中心,夯实五大中台,牢守两条底线,实现五化提升)实施,有力支持全省农商银行业务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三是推动分类施策与区域协同,弥合转型发展鸿沟。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发挥统筹作用,指导金融机构结合区域经济基础、产业特色与金融需求差异,制定差异化的金融科技发展路径与支持政策。推动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机制,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合作等方式,缩小发展差距,形成全省金融科技协同共进格局,进一步弥合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程中的结构性鸿沟。
  二、筑牢根基,夯实数字基础设施支撑
   一是推动数据中心高标准建设。持续推动金融机构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业务良性发展。如徽商银行滨湖总部基地按国家GB50174 A级机房标准,建设自有数据中心,并取得国内数据中心机房最高级别的A级机房认证,构建了“两地三中心”灾备体系架构,实现了“应用双活、数据主备”。安徽省联社部署AI大模型专用算力基础设施,搭建“金农云易享”平台,为82家农商银行508套业务系统提供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支撑。
   二是实施数据战略驱动业务决策转型。引导金融机构制定数据规划和发展战略,推进业务向数据决策型转变。如徽商银行探索数据标准量化管理,取得DCMM量化管理级评估认证,搭建业务智能分析云平台,将海量数据标签化封装为标准化API接口,升级大数据实验室服务平台,强化政务数据合作,充分释放数据价值。
   三是通过标准化建设促进数据规范共享。运用标准化手段巩固创新成果、规范技术应用,推动金融机构将标准化纳入企业战略与治理。如安徽省联社修订全系统数据标准,优化业务标准2199项,代码值14722项,构建“金农云数”“金农云享”双平台驱动体系,整合多源外部数据,打造数据资源池,有力促进数据规范应用与高效共享。
  三、深化赋能,探索多元化技术应用场景
   一是深化智能技术应用优化运营流程。引导金融机构综合运用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OCR(光学字符识别)等技术,实现重复性、规则化业务流程自动化,解放人力,提升效率与准确性。如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推动RPA替代繁杂工作,上线近200项流程自动化场景,年执行次数8万余次,有效提升运营效能。新安银行构建“AI+RPA+大模型”技术体系,部署23台RPA机器人,覆盖小微贷款审批、房产线上抵押等60余个场景,实现业务线上化、自动化运作,显著缩短办理时间,降低操作风险。
   二是构建数字化营销平台实现客户精准触达。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以数据驱动银行业务创新,加快数据资源的深度应用。如安徽省联社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云原生等技术,构建数字化营销运营平台,打造客户营销开放服务入口、一线人员线上化经营工具和数字化营销运营体系。依托省联社大数据平台,以客户为中心打造营销标签体系、客群精细化管理体系、事件化营销体系,实现营销活动的全流程配置,支持营销策略可视化灵活定制,形成“洞察-匹配-触达”的全场景数字化营销闭环。
   三是推动金融服务与民生场景深度融合。一方面,引导金融机构构建“智慧政务+智慧金融”服务体系延伸服务触角。如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充分发挥智慧政务平台的纽带作用,通过融入省级信息化平台,加大网点、STM、裕农通、手机银行等线上线下渠道服务资源开放的力度,建设智慧柜员机STM项目嵌入3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政务服务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推动适老化改造弥合数字鸿沟,指导金融机构实施网点无障碍改造和设备适老化升级,在全省推进“长春花”适老化网点建设,助力构建养老保障体系,提升老年客群服务体验;打造“互联网+社保+医疗健康+金融”一站式便利服务“银医通”,提升老年客群服务体验。
   四是深化关键核心技术应用广度深度。指导金融机构聚焦金融科技应用前沿问题和主要瓶颈,加强核心技术应用攻关,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以应用场景为牵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深化应用、迭代完善。如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构建“星地一体”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覆盖量子骨干网、量子城域网及量子通信卫星,实现量子密钥分发(QKD)和量子随机数(QRNG)前沿技术与银行业务的深度融合,并拓展应用于营业网点通信、移动银行车、高速ETC、医保、农村产权交易等多个场景。
  四、突破难点,监管调研双举措推进
   一是构建全流程创新监管机制。完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实施机制,强化金融科技伦理治理,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安徽省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实施方案》,建立“申报辅导-测试评估-动态监测”全流程管理机制,先后组织完成20余个创新应用的申报,涵盖智能风控、绿色金融、普惠民生、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确保金融创新不突破风险底线。
   二是开展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精准调研。针对中小银行因体量较小、技术能力不足、业技融合度较低等原因,导致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展缓慢的问题,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结合辖区中小银行地域分布、资产规模等因素,选取18家样本银行开展问卷调查,构建“蜂巢模型”分析框架,深入剖析中小银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总体特征、痛点难点,形成调研成果《基于“蜂巢模型”的中小银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策略研究》,为中小银行高质量转型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范式。
  五、强化宣传,营造互学互鉴良好氛围
   一是举办成果分享会促进经验交流互鉴。组织召开安徽省科技赋能金融“五篇大文章”成果展示分享会,集中展示在深化金融科技应用、赋能业技融合、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创新成果与宝贵经验,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促进金融机构互学互鉴。
  二是打造专题栏目强化示范引领效应。依托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公众号推出“皖美数智 科技赋能”专题栏目,打造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典型案例宣传分享主阵地,持续展示先进工作经验与创新实践,发挥示范效应,营造全省金融科技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密围绕金融强国建设目标,着力激发创新活力,持续优化金融科技发展环境,扎实推动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贡献更多安徽智慧与创新力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