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表   网站地图    无障碍浏览 English Version
| 我的位置:征信管理局 > 征信管理局 > 征信市场
高级搜索

中国-亚洲信用评级业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字号 文章来源: 2022-09-09 15:59:16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22年9月8日,由亚洲信用评级协会和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的“中国-亚洲信用评级业高峰论坛——中国评级行业三十年:正在进行的转型与改革”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副局长吴岷钢以及来自亚洲各国和欧洲的评级行业代表交流分享行业发展经验,共话亚洲信用评级行业的未来,并针对评级技术进步与评级质量提升、ESG应用、可持续发展债券发展趋势等议题进行解读。

会议由中诚信国际董事长兼总裁、亚洲信用评级协会理事闫衍和亚洲信用评级协会秘书长山蒂·达姆乐主持。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副局长吴岷钢、亚洲信用评级协会主席增田笃和中诚信集团董事长、创始人毛振华出席并致辞。

吴岷钢表示,2021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相关监管部门持续加大监管力度,从加强评级方法体系建设、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机制、强化信息披露等方面对评级行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将评级选择权交还市场,这标志着评级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提升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公信力和话语权正当其时。2022年是评级行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关键时点,冀望以此次峰会为契机,以开放、包容、国际化的视角,共同探讨行业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亚洲信用评级协会作为亚洲区域唯一的信用评级机构国际组织,目前成员覆盖了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27个评级机构,其中也包括来自中国内地的主要评级机构。吴岷钢表示,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加强中国本土评级机构与亚洲评级同行的交流,不仅向亚洲展示中国资本市场和信用评级行业的巨大发展、变化,也期待亚洲各国和地区评级业同行相互借鉴经验、交流学习、共商合作,共同谋划亚洲评级行业的崭新未来。

吴岷钢强调,信用评级机构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至关重要的枢纽之一。促进信用评级行业的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现实能力,也是提升中国债券市场在风险定价和标准制定方面的话语权和主动权,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内容。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秉持开放态度,持续推动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推动评级行业的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论坛分为上下半场进行,上半场主要聚焦宏观经济与中国评级行业发展、ESG应用与可持续债券发展。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刘元春发表《全球滞涨下的金融冲击》主旨演讲。中诚信国际董事长兼总裁、亚洲信用评级协会理事闫衍发表《中国评级行业三十年:正在进行的转型与变革》主旨演讲,回顾了中国信用评级行业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剖析当前评级行业转型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并对新形势下中国评级行业的健康发展之路进行展望。大公国际总裁应海峰发表《ESG在债券投资和信用评级中的实践与应用》主旨演讲。圆桌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可持续发展相关债券的发展与趋势进行了深入研讨,并从多角度、多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针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债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会议下半场主要关注评级技术进步、全球评级行业发展。中诚信国际副总裁吕寒发表《评级技术进步与质量提升—基于中国的实践》主旨演讲。亚洲信用评级协会副主席法希姆·艾哈迈德发表《亚洲国内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观察》主旨演讲。评级机构首席执行官圆桌论坛环节,来自亚洲各国信用评级机构的首席执行官和欧洲信用评级行业的代表围绕评级行业发展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诚信国际国际业务评级总监张婷婷发表《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熊猫债市场的发展机遇》主旨演讲。最后,来自中诚信国际、东方金诚、联合资信、上海新世纪和天风证券的行业专家聚焦房地产行业的特点及未来走势开展圆桌讨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