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增强系统观念 推动新时期基层央行工作高质量发展

济南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周逢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方法论指引。“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动力上都有新的调整完善。必须以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视野,全面审视金融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切实增强系统观念,用系统思维、科学方法谋划推进基层央行工作。

一、加强全局性谋划,把握区域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在服务大局中的时代课题

山东拥有全国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军民融合示范区、上合示范区,承担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发展海洋经济走在前列等政治任务,同时,正着力发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这是山东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方位,是山东金融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方位,也是央行履职实践所面临的新的时代课题。

把握金融工作课题推动更有效率的发展。聚焦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四新”经济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创业创新力度,扩大科技金融规模。着力培育以“四新”经济为增长点的新引擎,带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把握金融工作课题推动更加公平的发展。聚焦普惠金融和农村金融发展,推进山东城乡、区域平衡发展,集中解决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加大农村金融发展力度,推动涉农贷款持续增长。

把握金融工作课题推动更可持续的发展。聚焦金融支持扩大内需、促进节能减排任务要求,规范消费金融创新,建立和完善扩大内需制度,释放居民消费升级潜力,增强经济增长动力。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动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任务。

把握金融工作课题推动更为安全的发展。聚焦新时代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增强底线思维,加大金融风险监测力度,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和水平,完善金融消费纠纷诉调对接机制,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握金融工作课题推动更加开放的发展。聚焦金融支持山东自贸区建设和深化中日韩金融合作,突出山东“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东北亚的桥头堡、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战略性布局,谋划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金融体系

“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结合山东实际,在中央加强顶层设计下推进这两个方面制度体系建设,需要基层央行在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及调控、监管等领域,谋划推进九大体系建设。

一是金融支持创新体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打造资金链,形成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循环的三角互动,有力促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二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体系。贯彻协调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础金融服务均等化,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推动建立适合乡村振兴发展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三是绿色金融体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逐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政策激励约束体系、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全方位加大对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

四是普惠金融体系。贯彻共享发展理念,重点推进普惠金融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扩大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在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清除各类金融排斥问题,有效满足各类市场主体的合理金融服务需求。

五是对外开放金融服务体系。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完善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管理框架,在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的同时,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化外汇“放管服”改革,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重点面向日韩推进金融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体系。

六是消费金融体系。紧扣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围绕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优化金融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满足群众住房消费、汽车消费合理需求,拓展消费场景,加大对养老、旅游、卫生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七是货币政策传导体系。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设计对金融机构传导政策的激励相容机制,搭建直达实体经济、涵盖政府市场两方面的政银企合作平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八是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较完备的基础上,推进金融风险处置、问责体系建设,实现金融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推动早介入、早处置。

九是金融监管体系。健全宏观审慎、微观审慎、行为监管构成的监管体系,把宏观审慎监管重点放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上,微观审慎监管重点放在金融业务合规监管和风险管理上,行为监管重点放在严厉打击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上。

三、加强机制性保障,高质量推进辖区央行建设

一是推进创新履职的机制。创新是提升履职效能的动力。要坚持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导向,既要重视借鉴他山之石,也要敢于守正出新,既要积极争取金融工作创新试点,也要鼓励基层首创、经验推广,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工作机制。

二是强化协同履职的机制。协同是凝聚工作合力的保障。坚持以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为核心,发挥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强与地方金融工作协调机制联动,完善反洗钱等专项领域的联席会议制度,既保障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也有效增强全省金融工作合力。

三是强化依法履职的机制。法治是规范履职创新的准绳。要推进执法检查、行政处罚、规范性文件制定和行政复议等制度建设,增强干部职工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夯实执法档案等基础工作,防范行政复议、诉讼等法律风险。同时,要本着法治精神,提升执法能力,推动法律效果、市场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

四是强化专业化履职的机制。要倡导专业主义,把专业化贯穿到工作谋划、措施制定、干部选任全过程,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学习、调查、研究、比较、分析中摸透实情、掌握规律、改进工作,不断提升专业履职能力。

四、加强整体性推进,发挥好党委(党组)管方向、把大局、促落实的关键作用

一是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原则。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从政治上谋划和推动履职,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穿到履职各方面、全过程,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推进政治任务具体化、具体工作项目化、项目管理责任化。

二是要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为根本保障。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在抓常抓细抓早上下功夫,以模范机关创建、文明单位创建为载体,强化基层党组织在管理教育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推进创先争优等方面的主阵地作用,以更加有力的基础,落实落细“三个表率”,深化“四风”问题整治,擦亮纪律规矩底线。

三是把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作为根本基础。全面贯彻新时代组织路线,适应现代中央银行履职需要,以长远眼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干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五大体系,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也用好各年龄段干部,为辖区央行事业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四是把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违规违纪问题作为根本底线。坚持落实总体安全观,树牢“安全第一”的发展理念,统筹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关键抓好人防,在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意识、严守纪律红线、开展警示教育等方面加大力度,切实把制度、纪律挺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