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对基层央行推动金融支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思考

大连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  关守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战略部署。面对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基层央行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立足区域实际,充分发挥基层央行职能,在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区域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发展格局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一、深刻理解金融支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三个关键点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金融体系在这一战略的实施中至关重要,基层央行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高度的使命感,坚决扛起金融服务新发展格局的使命担当。

(一)金融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新发展格局要求资源配置方式重新调整,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通过引导和优化货币资金流动与配置,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及其他生产要素聚集,从而刺激生产和消费,进而提升经济循环效率,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推动力量。金融工作事关全局,金融工作者必须担当起“尖刀排”“突击队”的重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攻坚克难、铺路架桥。

(二)金融服务新发展格局要以结构性改革畅通国内大循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金融服务新发展格局,要将供给和需求双侧改革同步推进。一方面要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另一方面要用金融创新激发需求潜力,为稳定扩大内需提供支持。

(三)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要深化金融对外开放。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原则,推动金融业实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着力点,实现系统性、制度性的开放,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金融工作者要拓展视野、打开思路,对接国际准则创新金融管理和服务,探索开放条件下金融稳定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适应金融支持构建新发展格局客观要求的“四个必须”

新发展阶段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要主动适应形势变化,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担当实干,把握政治方向、增强履职本领、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思路,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金融力量。

(一)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人民银行首先是政治机关,各项工作上通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下连微观市场主体经济利益,关乎百姓福祉和国家长治久安,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金融问题,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进经济金融工作。为促进金融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基层央行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补足精神之钙、守住理想之魂,把牢政治方向、恪守政治规矩,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心明眼亮,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为金融支持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二)必须脚踏实地抓学习。新发展格局对基层央行履职提出新的目标,对央行干部的能力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依靠持续学习和调查研究来补短板强弱项。学习是成长进步的终身功课,调研是推动工作的基础手段。必须在学习和调研上下足功夫,以学习促提升,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党支部的学习阵地作用,持续跟进政治学习;要深入一线、深入实际,调研实际情况,做好形势研判,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增强金融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领能力。

(三)必须持之以恒转作风。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基层央行要以“拼”的思想意识、“抢”的精神状态、“实”的工作作风,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人民银行党委决策部署,在金融支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征程中,奋力求“进”。要拿出钉钉子精神,用抓铁有痕的力度、踏石留印的劲头推动金融支持构建新发展格局各项任务落实,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发扬实干精神,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实干作为使命所在、职责所在、价值所在,迎难而上肯干,创新突破敢干,讲究方法会干,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做到不见成效誓不罢休。

(四)必须与时俱进谋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进入新发展阶段,很多工作没有先例可循,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光靠等指示、找参考、抄作业,是无法突破发展瓶颈、解决现实难题的。面对新形势,要有新举措;应对新问题,要有新办法。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依靠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精准有效的金融支持。

三、推动区域金融高质量发展支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五个发力”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构建新发展格局,离不开金融高质量发展。要实现区域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本地区实际,扎实地工作、大胆地创新、超前地谋划、有力地执行,以基层央行的担当和魄力,为区域发展贡献中央银行的智慧与力量。

(一)在金融更加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上发力。基层央行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人民银行党委工作要求,结合区域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大连而言,探索制定《金融支持新发展格局专项行动方案》,疏通金融体系流动性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结合大连经济特点,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增加对制造业中长期融资,赋能国家重点项目、战略新兴产业等各类企业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大连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乘势而上,加快振兴发展的步伐。运用系统观念,兼顾发展与安全,稳妥有序化解金融风险,守住金融安全底线,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创造更好条件、提供更有力保障。

(二)在金融助力消费升级上发力。消费升级是实现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维持消费的可持续增长需要继续发展普惠金融,从供需两端升级服务。从大连的实践来看,重点是打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一县一品”工程,提高农户信贷可获得性;持续推动稳企保就工作向纵深发展,实施“小微企业首贷户拓展专项行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小微企业配置,持续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鼓励和规范消费金融创新,加大对医疗、卫生、教育、养老、旅游等消费快速增长领域的支持力度,助力消费升级,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在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上发力。积极探索绿色金融产品和模式创新,结合大连的实际,要推动全市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产品认定,重点推动金融支持“绿色石化”项目,支持并辅导企业通过发行绿色债券等融资,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绿色转型。要紧跟重点产业链、创新链发展趋势,加强对高端制造业、创新企业、引领性产业、“卡脖子”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多种金融手段的结合,以建立覆盖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体系,助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四)在金融服务区域开放崛起战略上发力。新发展格局是开放发展的格局,大连要建设东北对外开放的高地,服务东北全方位振兴,应当结合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和自由贸易港申办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对标海南自贸港、上海临港新片区,加快探索与国际通行规则紧密对接、具有大连特色、更加成熟的贸易投资便利化制度体系,为大连增强国内国际双循环区域节点功能。既要用政策创新推动区域开放,也要利用区域开放探索完善政策,在支持区域开放的同时,创造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政策经验。

(五)在提升金融科技水平、优化金融管理服务上发力。把握发展数字经济的契机,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促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连地区要扎实推动数字人民币、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日韩短期入境游客境内移动支付便利化等各项试点工作,以试点促进金融创新能力整体提升,为建设数字大连创造更好的金融条件。同时也要积极适应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履职环境,提升高技术条件下的金融管理和服务能力,对于金融创新产品,要看得清、查的透、管得住,推动金融科技规范发展,引导金融创新回归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