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书记谈“十四五”】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积极推动区域金融稳健发展

西安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魏革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面深入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全会重要意义和精神内涵

(一)立足两个大局,充分认识全会的全局性、历史性意义。当前,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在特殊历史时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取得的重大成果、做出的顶层设计,顺应时代和实践要求,反映人民意愿和期待,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未来的远见卓识和继往开来的历史担当,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坚定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和把握上来,统一到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二)回顾“十三五”,坚定乘势而上的信心和决心。全会全面总结了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十三五”期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仍未结束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发展前景更广阔——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跨上1万美元台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项目全面落地见效,中国创造、中国制造、中国建造惊艳世界,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这些成就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证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谋划工作、决策全局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源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制胜法宝和力量源泉。

(三)谋划“十四五”,增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会远景展望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作出了新的谋篇和布局。这些谋划气魄宏大,鼓舞人心,也体现出时不我待、奋勇前进的强烈使命感与紧迫感。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深刻领会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不断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深刻领会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把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不断推向深入。要深刻领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不断向前迈进。要深刻领会“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重大原则,扎实做好当前和“十四五”时期的各项工作。要深刻领会“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确保党中央决策和人民银行党委要求落实落细。

二、学懂弄通做实,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充分估计困难,更要坚定信心,百折不挠,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不断提升“四力”。

(一)全面发展,着力提升“领导力”。党和国家事业越发展,对领导干部的能力要求必然越高,需要不断提升“领导力”。作为央行干部要着眼于时代的机遇与历史的大势,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提出的七种能力,着力锻炼、全面发展、系统提升自己的“领导力”,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二)问题导向,着力提升“解决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问题导向。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更需要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因此,要持之以恒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解决力”,为实施好“十四五”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三)实事求是,着力提升“担当力”。站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工作中将会面临很多艰难险阻,需要广大央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牢担当精神,提升担当力,迎难而上、挺身而出、有所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必须强化担当意识,实事求是地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要通过提升干部职工“担当力”,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劲头,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四)真抓实干,着力提升“落实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突出特点,就是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各个领域提出一系列战略性、创新性举措。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就是要将其落实在思想上,使之成为思想共识与行动自觉;落实在行动上,破除思维定势、涵养改革思维、创新工作方式;落实在工作中,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坚守职责定位,结合人民银行工作实际找准着力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高效完成。

三、立足区域实际,高起点谋划金融发展规划

《建议》对金融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必须围绕“三新”要求,立足央行职能,紧扣区域实际,认真谋划“十四五”金融发展,不断提高金融与经济发展的适配性,积极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结合陕西实际,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综合运用各类金融资源和金融市场,加快释放实体经济发展潜能。优化融资结构,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大力拓展公司债、企业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工具、金融债等债券融资,提高直接融资占比,满足企业中长期资金投入需求。稳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开展各类资产证券化,有效盘活金融存量资源。聚焦“扩大内需”,引导新增融资重点流向消费、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关键领域,促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推动地方金融资源有效整合,推进地方金融控股公司组建和规范化发展,形成更加全面的金融产业链,切实增强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综合效能。

(二)加快金融创新,有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以推动西安科创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为抓手,逐步建立起服务于科创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科创金融生态链,促进科创产业与金融资本有效对接、深度融合。完善信贷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着力创新支持科技企业的信贷产品体系,加大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融资力度。畅通科技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渠道,推动完善地区科技融资担保体系,切实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坚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以推广中征应收账款融资平台业务为抓手,健全工作机制、创新金融产品服务,促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水平。

(三)深化金融改革,助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以金融改革为抓手,推动形成与新发展格局、地区经济开放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金融要素高效聚集、合理流动和金融市场融合发展。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服务保障,着力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金融服务创新,开展西安市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长安号”产业链相关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国内外汇贷款结汇试点,支持推动“长安号”在国际货运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全力配合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创建,促进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四)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地区金融健康平稳运行。充分发挥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作用,推动落实地方金融监管和金融风险防范处置责任,强化监管协调和政策沟通,夯实防范化解区域重大金融风险的基础。密切关注大型企业集团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持续优化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机制,运用科技赋能金融风险精准识别。配合省政府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和高风险机构风险化解处置,协助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推动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