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聚焦新发展格局 练就担当作为的宽肩膀铁肩膀

南京分行营管部党委书记、主任  刘云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描绘未来5年乃至15年的发展蓝图,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站位于基层人民银行,学习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要着重回答好三个问题:在“怎么看”上统一思想,在“干什么”上凝聚共识,在“怎么干”上精准发力。

一、统一思想,回答好“怎么看”的问题

学习贯彻好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我用三个关键词概括学习感悟:

第一个关键词是“数字”。数字是鲜活的。五中全会公报里一组组数字,展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凸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自信和自豪。比如,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这就意味着我国人均将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我国经济占全球的比重将超过16%,占美国的比重将超过70%,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又比如,“十三五”时期,我国有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5.7%降至0.6%,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中国奇迹;再比如,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28.2%,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千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这些数字生动诠释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不懈追求。

第二个关键词是“目标”。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描绘了未来5年我国发展蓝图,确立了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勾画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具体路线图。这不仅体现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人民情怀、战略眼光和历史担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率先垂范,奔走多地多方调研,亲自主持召开七场座谈会,同各界人士面对面共商国事,充分倾听“民声”,采纳“民意”,关照“民心”,一份贯穿“人民至上”理念的规划和远景目标,必将引领中国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三个关键词是“新发展格局”。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部署,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历史实践的逻辑性和必然性,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主动作为和长期战略。以国内循环为主,决不是关起门来搞封闭运行,也不是不重视对外开放,而是通过强化国内大循环这个主体,实现更高水平地融入国际经济循环体系,从而使得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能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凝聚共识,回答好“干什么”的问题

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未来的发展蓝图,我们要紧密结合新发展格局下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推进模范机关创建,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为高效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提供坚强保障。

二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引导金融回归本源,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形成更有利于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制造业等的长效机制。

三是加大金融改革创新。聚焦新发展格局,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金融对新基建、新消费的支持。聚焦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推动深层次、高水平对外开放。围绕自贸区、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大金融改革创新,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是织密织牢金融安全网。提高监测和分析水平,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全面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工作部署,毫不懈怠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三、精准发力,回答好“怎么干”的问题

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队伍。适应新发展格局要求,必须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练就担当作为的宽肩膀铁肩膀。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在思想上凝聚共识,才能在实干苦干中精准发力。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引导干部职工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要以改进工作作风为重点,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始终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和驰而不息的奋斗姿态,大力弘扬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精神。要教育和督促领导干部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用领导干部的模范言行,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进、锐意进取,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抓好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忠诚党的事业,执行党的路线,遵守党的纪律。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廉洁从政、公道正派、诚实做人,勤勉做事。抓好正确的政绩观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沉下心来,扑下身子,造福一方。

二是加强能力建设。落实五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对干部的能力也是巨大的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2020年秋季学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对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提出了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七种能力的明确要求,既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更好肩负新时代的职责使命指明了努力方向,也为人民银行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围绕提高七种能力,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高干部“想干事”的觉悟、锤炼干部“能干事”的本领、砥砺干部“干成事”的担当。党委班子要通过能力提升,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广大干部职工要通过能力提升,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练就敢担当能担当的宽肩膀、铁肩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加强机制建设。健全完善干部选拔、培育、管理、使用环环相扣、统筹推进的全链条机制,形成优秀干部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围绕“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细化选人用人标准,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切实把那些想有作为、敢有作为、能有作为、已有作为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要形成一种共识和导向:干部提拔重用,靠的是自身的良好素质和出色的工作能力,靠的是艰苦奋斗出来的业绩,靠的是广大群众的认可。注重年轻干部培养,按照全面提高、重点培养、大胆使用的原则,对优秀年轻干部要交任务、压担子,努力为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更多的平台。要积极探索干部日常管理监督的新途径,全面客观考察评价干部的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着力构建推进干部日常管理监督的长效机制,以严格的管理,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干部队伍,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