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分行坚持“三聚焦、三着力” 推动打造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高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指导推动临沂市建设全国首个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为抓手,坚持“三聚焦、三着力”,积极探索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

一是聚焦推动责任落实,着力完善工作机制。推动省、市政府区域金融改革试验区落实主体责任。在省级层面,推动建立山东省政府统筹总揽,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组织协调的工作机制,并配合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召开专题会议、开展调研座谈,研究制定《临沂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重点政策措施》和《临沂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积极推动建立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协同推进机制。在市级层面,推动临沂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调度会、座谈会,专题研究并分解落实临沂金改试验区重点任务,在市农业农村局下设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中心,协调推进试验区建设各项工作。

二是聚焦重点改革任务,着力开展先行先试。推动临沂市聚焦总体方案确定的重点改革领域,积极探索金融服务创新。推进金融服务下沉直达,指导农业银行临沂分行新设或迁址设立乡镇支行16家;推动建设银行在临沂市探沂镇设立全省建设银行系统首家普惠金融特色支行;指导银行机构完善助农取款点“线上+线下”服务,截至2020年末,全市共设立助农取款点8126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完善县域抵质押担保体系,创新不动产抵押登记“集成网办”模式,将不动产抵押登记服务延伸至银行网点,率先在全省实现市县两级银行机构全覆盖;大力推广“鲁担惠农贷”业务,实现业务县域全覆盖,截至2020年末,全市累计发放“鲁担惠农贷”4729户、金额25.5亿元,业务量居全省第2位。激活农村资产资源融资功能,在沂南县成立全国首家农地经营权收储公司,构建市场化兜底处置机制,推进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累计发放贷款4647笔、21.49亿元;在沂水县探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试点,发放贷款328笔、8784万元。在莒南县探索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贷款余额达3亿元。

三是聚焦支撑体系建设,着力搭建服务平台。以“政府+市场”为驱动,扎实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探索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推动建设“全能型”服务平台。引进第三方机构,建设临沂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融资需求信息、金融产品信息一网查询,打造促进银企信息对称、金融信贷和融资需求对接网络化、一站式和公益性的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创新研发“沂蒙云贷”平台。开展农村特色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山东省联社临沂市审计中心研发“沂蒙云贷”平台,截至2020年末,累计受理贷款客户24.8万户,其中成功授信12万户,累计发放贷款28亿元。试点运行“乡振通”平台。探索建立“政府领导、人民银行主导、各部门参与”的农村信用体系,并选取兰陵县进行试点。截至2020年末,“乡振通”已整合兰陵县数据信息190万条,覆盖1.6万家企业、4万余户个体工商户,上线13家金融机构的110个金融产品,引导6288户经营主体在平台注册,发放贷款4671笔、34.71亿元,为金融机构提供2496份信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