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个领域 金融精准支持实体经济

浙江是民营经济、制造业和外贸的大省,市场主体融资需求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杭州中心支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的要求,按照人民银行党委的统一部署,立足浙江省实际,强化多部门协同,在做稳总量盘子的基础上,聚焦小微、民营、制造业和外贸企业四个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做好保市场主体工作,为浙江省稳企业保就业发挥了重要的金融托举作用。

一是支持小微企业“产能恢复”。率先建立小微企业首贷户统计制度,实现首贷户数据“全量采集、自动匹配、逐笔统计”。联合省市场监管局、省财政厅开展“首贷户拓展三年行动”,将征信系统中小微企业贷款信息与全省260万家小微企业注册登记信息、小微企业纳税信息进行综合比对,建立全省“小微企业无贷户名单”,推动金融机构与无贷户精准对接,持续扩大小微企业融资覆盖面。1-11月,全省有7.9万家从未获得过银行贷款的小微企业得到了首贷支持,首贷户占全省小微企业存量贷款户数比重比一季度提高17.6个百分点。11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2.35万亿元,同比增长35.1%。

二是支持民营企业获得融资“同等待遇”。联合省工商联建立民营企业融资帮扶、信息互通、辅导培训、走访调研和服务评价五项机制。开展“万家民企评银行”活动,邀请万余家民营企业对贷款银行或开户银行进行评价,在全省范围内评选出100家“民企最满意银行”。1-11月,浙江省民营经济贷款增量为上年同期的2.1倍。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实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为民营企业发债提供增信,完善风险分担、财政激励等机制,畅通民营企业债券发行渠道。1-11月,全省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量同比增长8.4%。

三是支持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围绕浙江省“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单项冠军”等制造业重点领域,研究制定专项金融支持意见,加大对智能装备、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业的支持。会同省人才办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人才创业创新的若干举措》,梳理筛选出首批345家人才企业,加大融资对接支持。1-11月,全省制造业贷款新增量是上年同期的2.4倍,制造业贷款增速连续1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11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49.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0.9个百分点。

四是支持外贸企业“市场开拓”。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浙江省外贸稳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展外贸企业贷款增量扩面专项行动,设立再贷款再贴现专项额度,推动商务厅“订单+清单”系统与浙江省信用信息平台深度对接。持续推进跨境金融区块链贸易融资试点,提高企业贸易融资效率。截至11月末,全省累计为2092家企业办理贸易融资54.13亿美元,报关单审核时间由1-2天缩短为20分钟。助力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截至11月末,组织全省金融系统为企业开展汇率及跨境人民币专题培训2423场,为3.9万余家企业定制汇率避险方案,避险产品签约939.7亿美元,同比增长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