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探索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打通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增强金融普惠性,提升市场主体政策获得感,推动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落地见效,关键市场主体资金保障力度明显加大。截至11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2.3%,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1.6%;11月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64BP。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部门联动。成立5个工作组,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分工。召开全市金融机构工作会议,提出工作要求和考核目标,强化激励约束,压实商业银行主体责任。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深圳市)印发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实施意见,充分发挥金融、监管、政府配套政策的协同效能,推动完善风险补偿等配套机制,提高银行“愿贷、敢贷”积极性。依托地方协调机制,建立市区两级产业部门推送融资支持重点企业名单和信息交互常态化机制。通过政银企对接机制稳定重点企业3394家,支持就业人数超72万。
二是下沉工作重心,深入社区当好“客户经理”。发挥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制度优势,联合各区首创开展“深入社区稳企业保就业”专项行动,着力拓展首贷、信用贷。领导班子赴各区调研,向社区网格员和银行、企业等市场主体宣讲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政策,凝聚共识、发挥合力。联合商业银行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街道、进社区、进园区,送政策上门、送产品上门、送服务上门,一改过去企业寻找银行的模式,推动银行上门“一企一策”点对点服务。社区企业只需提交一份“融资意向表”即可获得银行走访。同时,调研企业诉求、摸清融资难点,强化金融支持政策宣传,督导金融机构加强银政企对接,进一步提升政策和金融服务的触达率。截至12月11日,累计对接中小微企业25992家,获贷企业3584家,其中获贷企业首贷率37.2%,信用贷款比例40.5%。
三是强化培训指导,落实直达工具。组织开展政策培训,培训对象实现地方法人银行行长、部门负责人和业务经办人员全覆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准政策堵点,指导地方法人银行用足政策红利。加紧推动两项直达实体创新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精准、快速投放,为经济恢复发展注入金融活水。11月,辖内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占比90.3%,位居全国前列。
四是强化科技赋能,推动配套政策出台。搭建“稳企业保就业金融直通车”线上银企对接平台,“一站式”汇集全市各银行“稳企贷”专项金融产品和各部门惠企政策,智能匹配提高企业申贷获得率。7月至11月已有1416家小微企业通过平台提交融资需求,银行授信66.3亿元。联合市人社局等发布《深圳市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截至10月末,累计投放创业担保贷款2573笔,贷款金额5.1亿元。联合市发改委等出台方案,通过财政帮扶、税收减免、设立专项贷款产品、延期还本付息等方式,缓解服务业小微企业租金压力。截至三季度末,推动52家服务业小微企业获得租金专项支持贷款9665万元。
五是创新宣传渠道,提升金融支持政策触达率。组织11家商业银行参加第十四届深圳金博会,全面展现深圳金融稳企业保就业工作成效。通过电视广播等渠道,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人民银行“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政策。开展有奖问答,进一步提升“金融稳企业保就业”政策触达率。截至11月末,累计参与人数53.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