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中支以“三抓促三优”加快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发展

为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部署要求,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立足抓统筹、抓创新、抓落实,进一步优化政策保障、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为企业创新发展插上“金翅膀”。

抓统筹,优化政策保障

强化财政金融互动。会同科技、财政、银保监部门印发《青岛市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补助资金实施细则(试行)》,聚焦小微企业首贷,每新增1户首贷科技型企业,奖励金融机构1万元。目前,已带动全市新增首贷企业4627户。会同市财政局、科技局推出科技型企业投保贷贴息贷款,对投保贷联动业务支持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进行贷款贴息,其中500万元(含)以下部分,按照相应期限LPR予以贴息;500万元至1000万元(含)部分,按照LPR的50%予以补贴。完善风险补偿机制。会同市财政局、科技局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按照科技型企业贷款新增额的5%(运用央行资金的贷款或信用贷款按新增额的8%)计提风险补偿金,对逾期超过60天的科技贷款予以风险补偿,随时取用代偿,引导加大信贷投放。

抓创新,优化信贷服务

创新“风投+银行”模式。会同市科技局、财政局首创科技金融“投(保)贷”融资模式,以银行“信贷投放”与投资机构“股权投资”相结合为主要方式,通过投贷、投保贷、跟贷多元组合,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资金支持。今年以来,10家银行业机构已为140家科技型企业办理股权、债权联动融资业务,累计发放贷款5.34亿元,扣除财政贴息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仅2.9%。创新“保险+银行”模式。会同市知识产权局出台《关于大力开展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 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通知》,以专利权质押,由保险机构、担保机构和银行三方按照6:2:2的比例共同承担贷款风险,并按照贷款利率的50%给予贴息,专利权评估费给予50%的资助。创新“科技金融特派员”服务模式。会同市科技局印发《关于加大对科技型企业融资支持力度的通知》,涵盖5041家科技型中小入库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组建2个批次206人的科技金融特派员专业服务队伍,深入企业宣传金融政策产品,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

抓落实,优化融资环境

抓好两项直达实体经济政策工具落实。建立科技型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监测制度,督促银行业机构对普惠小微贷款“应延尽延”,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用贷款投放。6月份以来,累计为803家科技型企业的69.4亿元贷款办理延期还本付息,发放信用贷款134亿元。组织开展“双百”走访活动。组织金融机构利用100天时间对5041家科技型企业,开展实地走访对接,对企业的有效融资需求应贷尽贷。同时,根据金融机构业务特点和人员配置,合理确定走访企业数量,确保百日内实地走访100%覆盖。开展“科技金融增量扩面专项行动”。自7月份起,在辖区开展“科技金融增量扩面专项行动”,聚焦科技型企业,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科技型企业的融资覆盖面,力争当年支持企业超过2000家。推动银行业机构在高新区、高科技产业园区等科技型企业集聚的区域,开设科技特色支行,改进科技型企业授信评价、贷款审批、风险防控机制,提供专业化融资服务。今年以来,全市科技型企业累计获得贷款452亿元,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92亿元,增幅22.7%,高于各项贷款增幅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