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人行桂林市中心支行结合桂林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金融支持脱贫攻坚突出“四个精准”,以“四个优化”聚焦乡村振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金融支撑。桂林市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初的7.7%下降至0.27%,龙胜、资源、灌阳三个贫困县均成功脱贫摘帽。
金融扶贫突出“四个精准”
通过贯彻落实央行信贷政策,精准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力度。人行桂林市中心支行以信贷政策为导向,要求金融机构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提升站位,新增金融资源和金融服务优先满足贫困地区,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扶贫产业项目、贫困村提升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通过落实存款准备金下调、定向降准等政策,辖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累计释放210亿元可用资金。用足用活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工具,深入推进再贷款再贴现“双示范”创建,为金融机构支持脱贫攻坚提供充足的低成本信贷资金来源。桂林辖区累计发放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239亿元,办理再贴现207.2亿元。
通过信贷投放,精准支持贫困村资金需求。人行桂林市中心支行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贷支持,引导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 29.67亿元,有效满足了贫困户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全市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金额和存量余额均位居广西全省前列。结合地域特色,围绕特色产业、新兴产业、乡村旅游、加工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创新推出了“集贷保”“酒店贷”“富农贷”等具有地方特色信贷产品,有力支持桂林市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辖区累计发放产业精准扶贫贷款55.82亿元,直接带动服务1.54万户贫困户。除此之外,政策性金融扶贫的引领作用也得到充分发挥,农发行累计发放项目精准扶贫贷款60.64亿元,用于支持桂林市建档立卡贫困通村通组道路硬化、桥梁建设、安全饮水、危旧房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圈舍改造、垃圾污水处理等专项项目和易地扶贫搬迁,惠及全市14.19万贫困人口。
通过贫困示范县的创建,精准对接县域金融扶贫。2017年,人行桂林市中心支行以龙胜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县的创建为契机,与龙胜县政府在金融政策对接、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以此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按照“央行优惠资金+金融产品+产业扶贫”的思路,促进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扶贫再贷款+”模式,探索开展了民营企业+贫困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乡村旅游扶贫、龙头企业+贫困户、银行+商户+贫困户等多个特色扶贫模式,挂牌39个金融精准扶贫示范点。
通过建立风险补偿与奖励机制,精准推动金融机构投放涉农贷款的积极性。桂林各县区筹集了扶贫风险补偿金,明确扶贫小额信贷承贷金融机构和政府风险分担比例,截至2020年9月末,全市金融精准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余额1.47亿元,在保的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0.62亿元。与财政部门积极沟通联系,按照《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结合实际制定系列涉农贷款配套政策,对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5500万元,有效调动了金融机构投放涉农贷款的积极性。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突出“四个优化”
优化金融机构布局。人行桂林市中心支行协调引导辖区构建了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为主力军,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商业银行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为提升金融服务、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桂林辖区县域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覆盖全辖所有乡镇,多样性、多元化金融服务格局已初步形成。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人行桂林市中心支行结合市委市政府先后启动的美丽桂林•幸福乡村和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工程,利用扶贫再贷款定向支持“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扶贫产业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通过“金融+旅游+扶贫”加大对特色现代农业金融的支持,帮助桂林市实现“产业发展、村新镇美、群众增收”的经济转型升级之路。辖区累计发放涉农贷款2575亿元,累计发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250.4亿元,自2016年以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43%、22.82%。
优化金融服务模式。人行桂林市中心支行持续改善农村金融支付环境,重点抓好金融服务薄弱行政村的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在全辖范围内的服务点普及电商功能搭载,加大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受理环境建设,同时丰富服务点的综合金融服务功能,探索开展代理缴费、转账、汇款等服务,着力改善农村地区银行卡受理环境,解决农村支付“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截至2020年9月末,桂林辖区支付服务点(原助农取款服务点)2457个,其中升级为农村金融服务站903个,具有电商功能的达619个,实现了行政村支付清算服务体系全覆盖。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人行桂林市中心支行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信用“四级联创”工作,截至2020年9月末,全辖采集录入农户信用信息约94.8万户,入库率达86%;创建信用户69.2万户,信用村906个,信用乡(镇)77个;累计建立“三农金融服务室”1624个,农村信用体系的优化升级,提升了扶贫对象的信用意识、信用等级,贫困农户的获贷能力得到提高。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