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支充分发挥金融扶贫引领作用,攻坚克难,从消费、就业、金融文化宣传、定点扶贫和优化基础金融环境等五方面有力践行金融精准扶贫社会责任,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如期全面小康社会贡献了金融力量。
助力电商消费扶贫提质增效
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支切实践行党中央“以购代捐”助力脱贫攻坚的号召,牵头搭建“新疆金融消费扶贫馆”电商平台,凝聚金融机构消费力量,助力精准扶贫。一方面持续跟进协调完善平台建设,确保上线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种类丰富度,打通贫困地区农产品销路,不断增加消费扶贫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通过召开会议、座谈、微信倡议、发函、督办及开展“消费扶贫月”活动等方式,持续加大对平台的宣传推广,促使金融机构不断提高消费扶贫专区产品采购力度。受7-8月疫情影响,平台销售额不足百万,但解封以来,10月末销售额是8月末的近12倍,达791.47万元,有效促进农户脱贫增收。
强化金融支持就业扶贫力度
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与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扶贫龙头企业对接融资需求,协助企业共渡难关,保障贫困户稳定就业,并根据实际,将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相结合。鼓励新疆人行系统积极与当地民政局、人社局沟通,全面掌握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情况,梳理形成《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企业名单》,建立辖区金融扶贫银企专项对接制度,并通过提供门卫、文印员、保洁、食堂等服务性、公益性岗位,以及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等方式,拓宽农户创业就业渠道,提升金融支持就业扶贫工作精准性,持续推动辖区金融机构加大对吸收南疆转移劳动力企业的定向支持。截至10月末,全疆金融机构通过提供服务性、公益性岗位解决贫困户5783人就业,招聘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大中专学生1224人。
有效提升金融文化宣传覆盖面
以持续提高社会公众特别是贫困人口等低净值人群的金融素养为出发点,借助助力决胜脱贫攻坚 金融文化“百团进千村”主题宣传活动,引导辖区金融机构积极搭建平台、创设载体,精准聚焦基层党政干部、农牧民群体与青少年,充分利用“普及金融知识 守住‘钱袋子’”、“金融知识普及月”等特殊时间节点,克服疫情影响,广泛协调地方党政宣传部门、社团组织与媒体资源,多角度、多层次打造线上线下普及金融扶贫政策、传播金融文化的群众性宣传互动平台,提升金融知识与政策宣传教育覆盖面。鼓励金融机构依托“访惠聚”驻村点、银行网点,按照金融知识教育区、智能体验区、金融知识讲解区的功能设置并配备专业讲解员,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基地创建工作,致力于建设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教育长效机制。截至10月末,“百团进千村”金融文化主题宣传活动累计受益人次突破百万,达126.48万人次;农村领导干部金融赋能培训9.39万人次。
双线作战定点扶贫
乌鲁木齐局部爆发二次疫情以来,新疆金融系统驻村工作队员多方筹措帮扶资金,防疫扶贫两不误。一方面积极协调解决驻村点村民防疫物资和日常生活需求,强化防疫卫生消杀宣传,引导村民正确看待疫情,提高做好疫情防控措施意识;同时协调当地有关部门,解决疫情期间农作物浇灌、养殖饲料短缺和牲畜托管养殖难题。另一方面解封后,持续推动扶贫项目建设、优化产业扶贫模式,提升带贫、益贫效能;并通过提高村集体土地、林地利用率和盘活当地市场发展等方式,保障村集体增收不断档;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加强“扶志扶智”教育,积极打造村级阵地,采取“农牧民夜校+”模式,对村民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培训和国语改造提升,强化村民内生脱贫致富发展动力。截至10月末,新疆金融系统定点扶贫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4169.88万元,切实担负起金融扶贫社会责任。
持续优化农村基础金融环境建设
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向贫困地区下沉营业网点、加大自助机具布设力度、扩大业务种类和范围。通过升级助农取款点为综合农村金融服务示范点、发放涉农补贴等方式,加大新兴支付方式推广力度、提高账户普及率,探索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支付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农户信用信息整合力度,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支联合政府相关部门,搭建了新疆农户信用信息系统一期,将扶贫办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和金融机构掌握的信用信息数据整体入库,实现贫困户信用信息档案的查询、统计汇总功能,对促进普惠金融、精准扶贫发展,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监管履职质效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截至第三季度末,全疆共建成助农取款服务点11473个,同比增长15.12%,其中贫困地区7964个,占比69.42%,助农取款点村级行政区覆盖率达99.74%;32个贫困县评定信用户72.38万户、信用村2758个、信用乡(镇)228个,全疆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环境得到整体提升。